我以前总相信,买了什么东西,我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好像只要买了那盘香奈儿的眼影,我自然就成了会化妆的精致女孩;只要把那些瓶瓶罐罐的护肤品摆满梳妆台,我的皮肤就会一天天好起来;只要买了各种品牌的拼图,我就会成为有成熟爱好的人。买东西这个动作,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等于了“成为”那个理想的自己。
后来才慢慢想通,好的东西是值得的,贵的东西有它的道理,买了它们,试错的机会是少了很多。可是啊,最重要的,还是我自己得去用。
眼影还在那里,干干净净的。我没怎么动过。想想,从小就没习惯化妆,皮肤也还将就,眉毛也纹了,省事不少。再说,我天生爱出汗,化了妆也经不住。这些,都不是买了一盘好眼影就能改变的。
我好像总是这样,高估了自己。以为买了手账本就会认真记录生活,买了化妆品就会天天化妆。结果呢,东西成了摆设。我才明白,指望着靠买东西来养成一个习惯,这条路,在我这儿是走不通的。
钱花出去,变成了东西。可东西终究不是钱。它们放在那里,一天比一天旧,一天比一天不值钱。看着那些囤货,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直到今年,家里有些事,忙忙碌碌的,买东买西的心思一下子就淡了。奇怪的是,心里反而清静了不少。我才发现,我喜欢的,可能只是“买”的那一下。很多回,下了单就忘了,收到短信才一愣:我买过这个吗?
我好像一直在追着别人说“这个好”的东西跑,却忘了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
现在对付那些用不上的东西,我也有了新想法。出闲置,不单单是为了回点本。我愿意包邮,省得扯皮。东西嘛,就得用起来才好,在需要的人手里,才是件好东西。堆在家里落灰,等着那个“万一”的日子,实在是种浪费。我不想再那样了。
“对自己好一点”,原来不是看你买了多少,而是看你用了它们的时候,心里快不快乐,日子舒不舒心。
我还是那个容易流汗的我,住在一个不再被“万一”塞满的家里。这样踏踏实实地活在眼前的生活里,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