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毫无干货,安利我其他的路况
关于数据分析师我知道的一切 https://www.lukou.com/userfeed/33574835
数据分析师学习资料分享 https://www.lukou.com/userfeed/33578280
对应链接 https://www.lukou.com/userfeed/33578223
或者看看置顶,非权威,只是个人经验分享,我也不知道怎么就上首页了
(话说数据分析师在路口应该是很冷门的职业啊,为什么这么多人点收藏)
-----数据分析师书籍推荐--------
姐妹们,在这个是数据分析师的书籍案例,还是偏业务向的,其实适合人群是很狭窄的,内容也很干,看书注意看自己的需求啊,看到这么多收藏我有点怀疑我是不是安利词写得太夸张了,干货最多这个是有范围的,零售电商类数据分析师业务方向的,因为我是做这个的,而且最近路况写了不少这块的推荐,对我来说确实是最干货的,当然以后可能会变……
黄成明的,之前安利过他的公众号,但是一翻他的书,发现内容书上都有,公众号内容还鸡零狗碎的,这书出版了都7年了,他难道没有没有一点新知识吗,而且公众号广告奇多。
书里面干货还是很多的,看得出来是实打实的在前线做过很多年,而且自己也有一定的思考和创新,适合零售电商相关行业的数据分析师。和《电商数据分析和数据化运营》形式一样,都是用数据分析师带新人故事的讲述,不过内容要更干一点。

日常多记大数,关键数,异常数,多使用心算
做日销售数据分析时,需要剔除调法定节假日和法定假期的调休日,还有行业特殊日,比如情人节儿童节母亲节,非正常销售日,比如周年庆天灾人祸
周权重指数 假期权重指数
促销活动的量化处理可以参照“风力等级”的办法,风力等级一般分为0-12共13个等级。1级促销销售额增长10%,2级促销销售额增长20%……
当把每日销售额除以这些指数后,就可以看到真实的销售情况
销售首先是追踪出来的,其次才是分析出来的,销售人员是需要“盯”的,过去用人盯,现在用数据报表盯
特殊事件的量化处理
首先除以权重值,然后把取权重曲线同时间段的平均值,就可以得到一条非常直观的线。随后还可以去直接计算这个特殊事件影响了多少销售额。
促销爆发度体现了促销活动立竿见影的程度,这和促销活动的方案、宣传力度、卖场等息息相关,是一个综合指标。而促销衰减度是用来判断促销活动是否又透支销售的情况发生,如果衰减度大于爆发度则有销售透支的现象发生,如果衰减度大于两倍的爆发度,那这个促销活动就是彻底失败了。
大宗交易占比 大宗交易指数 = 大宗购买金额 / 总销售额
分析原因时,可以从杜邦分析法着手
会员顾客指标
新增会员数=期末会员总数-期初会员总数
未办卡率=达标且未开卡的顾客数/累计达标顾客数
会员增长率=某段时间内新增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数
会员贡献率=会员销售总金额/销售总金额
有效会员数 一般依据时间和交易量来设定,比如12个月内至少有1次消费,6个月内不少于3次消费记录等
会员回购率=某段时间内有交易的老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
衡量顾客忠诚度的一个指标,严格说是一个老会员的回购率公式
会员回头率=某段时间内日活的老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
会员流失率=某段时间内流失调的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
相对会员流失率=某段时间流失的会员数量/期初有效会员数*流失率权重值
流失率权重值=流失会员的平均客单价/有效会员的平均客单价
会员回购频率1=某段时间内所有会员消费次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期中新增会员数)
会员回购频率2=某段时间内所有老会员消费次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
会员回购频率3=某段时间内所有会员消费次数/期间有交易的会员总数
会员回购频率4=某段时间内所有老会员消费次数/期间有交易的老会员总数
注意所取时间段不能太短
促销活动评估及分析
促销前分析
目标预测
促销三问
广度:宣传度
宽度:促销时的品牌参活率、品类参活度,单品参活度
深度:折扣力度
业绩分析
时间对比
同比
环比:促销爆发度
后比:促销衰减度
与目标比
与历史促销比
前一档促销比
同期促销比
关联度分析:通过对某些品类的促销,是否能够拉动整体销售的提高。
商品指标
进销存
采购环节
采购三度
广度:采购的商品品类数
广度比=采购的商品品类数/可采购的商品品类数
宽度:采购的SKU总数
深度:采购的商品总数量/采购的SKU总数
采销匹配度
供应链环节
服务指标
订单满足率:订单中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综合/订单商品数量总和
订单执行率:能够执行的订单数量/总订单数量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的订单数/能够执行的订单总数
订单响应周期:系统中收获时确认得时间-系统中国下订单得时间
管理指标
库存周转率1=出库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2)
库存周转率1=出库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2)
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改为金额,公式1时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的指标,公式2时从公司销售周转率的衡量
物流成本占比:物流成本/(期初库存金额+期中出库金额)
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订单批次/订单总数
注意订单和投诉有可能不是一个月的,三种方法解决,综合处理法(不考虑退货单的来源),追踪来源法(将退货单还原到发货日进行分析),剔除法(将非当日退单剔除再计算退货率)
库存指标
期初库存,期末库存,平均库存=(期末天数+期初天数)/2
库存天数:期末库存金额/(某个销售期的销售金额/销售期天数)
重要,有效衡量库存滚动变化的量化标准,也可以用库存天数来判断店铺是否有缺货的风险
库销比:期末库存金额/某个销售期的销售金额
一般取月,也就是月库销比
有效库存比:有效库存金额/总库存金额
首先需要定义有效库存的标准,有效库存时指能给门店带来销售价值的,残次商品,过季商品和没有销售的商品都不属于有效库存商品。
销售环节
商品指标
货龄:商品的年龄
对有保质期的商品,货龄时从生产日期开始计算
对于没有严格保质期或有效期的商品,例如服装、手机等,货龄应该时从开始上架销售的日期开始计算。分析这个目的一时防止商品过期,二是作为指定商品价格调整的一句
售罄率:某段时间内的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期中进货数量)
检验商品库存消化速度的一个指标。
折扣率=商品实收金额/商品标准零售价金额
动销率=某段周期内销售过的商品SKU/(期初有库存的商品SKU数+期中新进商品SKU数)
缺货率:某个周期内有缺货记录的商品数/(期初有库存的商品数+期中新进商品数)
结构分析
品类结构占比:某品类销售额/总销售额
价位段占比:某价格段销售额/总销售额
正价销售占比:正价商品销售额/总销售额
价格体系指标
商品现值
商品当前被销售者认可的价值
价格弹性指数
价格弹性指数是商品价格变化1%时,商品销量变化的百分比。例如某款商品价格下降1%时,销量就上升5%
价格三分法
将商品价格分成三个范围,或者将所有类别的上哦都按照高价格、中价格、低价格分成三段,或者高价格、主价格、低价格
畅滞销分析
前十销售及占比
这个没有标准,行业不同标准就不一样,并且同样的行业,企业的营运策略不同标准也会大不同,所以我们在做数据分析时,有时候需要淡化标准的概念,重视存在即合理的道理。没有标准就看历史数据的趋势,如果前十大占比越来越高,则需要问为什么,是企业主动的策略,还是被动的数据异常
前十大库存及占比
滞销品销售占比
售后环节
退货率1:某个周期的退货数/总销售数
退货率2:某个周期退货订单数/总销售单数
特殊服务率
残损率
常用的商品分析方法
商品自然分类方法
线分类法,就是不断细分,公司现在使用的方式
面分类法,将所有商品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都是独立的类目,比如女装 面料:式样:款式 纯棉男式衬衫
商品销售分类方法
根据销售属性进行的一些分类方式
商品价格:高价位、中价位/主价位、低价位
商品利润分类:高毛利、低毛利、零毛利、负毛利
生命周期分类法: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二八法则:将商品分为重点商品和非重点商品两类。重点商品为占总销售/库存/利润80%的那部分商品,剩下只占20%销售量的80%商品为非重点商品。
ABC分类法,畅销商品,平销商品,滞销商品 占70%进销存数据的10%商品是A
平均值分类法,以产品的平均销售量为依据,可以分为五类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