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有段时间一直是瞎买买,路口刷刷路友晒单和团购、知乎看看“好物推荐”、微信公众号关注N个种草PO主,豆瓣也关注了一些种草话题。
买过大几千的跑步机,最后落灰了,还花了好几百运费搬回老家;
买过五六百的豆浆机,没用几次半价卖出去,最后又两千买回来一个九阳免手洗豆浆机(还是没怎么用);
kindle、口袋阅两个打开的频率都少;
办过健身卡,就去了一次;
买过吉他,没弹过一回;
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牛听听,家里有各种音乐播放设备,最常用的还是一个天猫精灵。看路口推荐还三四百买了个猫王音响,结果也没怎么用,上次闲鱼贱价卖了出去,结果已经被公婆以为是没用东西,没打招呼就扔掉了。
口红七八支,粉底也好几种,化妆品备着全套,结果平时妆都很少化。
兴致勃勃想买就买,在没买之前就先幻想:我要是买了XX,我就能XX...一下子就掉进了消费主义的坑!
直到现在,消费观慢慢在转变了。网上看到一个事例对我触动很大——有个小姐姐每天跑步,想要买一个运动耳机,于是她就跟自己说:先做到跑步坚持一个月,再奖励自己购入。这大概就是“谨慎的购买”吧。所以现在我在买东西之前也会想想:在买这个东西之前,我能坚持多久这件事?这个东西是一定不可替代的么?
之前喜欢跟风,觉得这也便宜那也划算,现在也收手了。只买自己真的需要的,而不是买之前给自己想象/创造需求,然后剁手。团购掉了几次坑之后,也顿悟了,很久没有跟过团了,描述得天花乱坠都不信。
现在在闲鱼把很多闲置都出掉了,剩下的就想要物尽其用,极简也不是一味的扔扔扔。
写在双十一前,警醒自己,哈哈~

再记录一些适合自己的极简建议:
1.爱好要先尝试,确定1个月后可以坚持,再买设备。
2.看似囤货省钱,其实因为想着有很多囤货,最后造成了浪费。比如我抽纸囤了好多,结果我一次抽好几张,而且到处放。
3.重复功能的东西只留一件,并且不买单一功能的物件,比如煮蛋器、电饼铛、厨房计时器。
4.少添加额外的收纳物品,没啥意义,还不如少买点。
5.不要有“好不容易抢到的券,总不能啥也不买吧”的心态。
6.不要相信营销号,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然后忽悠你买买买的话。
7.不要为了优惠凑很多东西。可以跟别人一起拼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