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概念:很多孩子可能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习了加减运算,但是一年级父母仍然要加强孩子对数量概念的理解,尤其是“集合概念”,理解一个数可以代表一群物体,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也是能够被计数的,比如1个5,2个5,3个5等等,这不同于2个2个数数,或者5个5个数数,数数孩子可能可以通过背诵记忆,通过规律来往后数,但是1个5,2个5这样进行计数,意味着儿童理解了数可以作为一个集合被同样进行计数,在思维层次上就不同。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运用数轴来帮助儿童建立数数关系的心理意象。
符号涵义:尽管孩子已经学会了加减法,但是对于“+”代表什么,“-”代表什么,依然是模糊的,一年级会遇到简单的文字题,家长应当把家庭辅导的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分析文字中的情景关系,利用实物操作,建立儿童对加号和减号涵义的理解。
算式涵义:理解数量,理解了符号,对于一个等式代表什么,仍然需要加强,1+1=2这样的运算,重点不是在记忆答案,更重要的是理解等号联结了两个整体,它们相等,1+1可以看成一个整体,2也是一个整体,两者平衡相等。
整体部分的逻辑:在一年级,有不少看图列算式,家长要强化儿童对整体部分的理解,从图形空间,分类分组,到文字题中体现出来的整体部分关系,除了校内老师教的那部分内容以外,你更需要让儿童在一年级学会从最简单的逻辑去分析数学关系。
图形分类和规律:认识简单的图形,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是最基本的几何知识,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就要注重儿童思考有序性的培养,无论你在学龄前是否给予孩子有条理表达和思考的引导,现在开始,你都应当更加重视儿童的思考过程,而非答案结果。尤其在解决一些图形规律题方面,更需要加强孩子的口头讲解说理的部分。
计算:作为计算的起步,家长要注重培养儿童的逻辑推演能力,从最简单的计算开始就要让儿童理解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的学科,数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计算不是凭借记忆得出一个答案,计算意味着儿童要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算式之间的关系,要学会利用元运算进行推理。
对应关系:除了孩子学数数的过程中会强化一一对应的概念,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就要在校内数学基础上加强孩子理解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不止一种对应关系,更有一对多的关系,在认识元角分的过程中,要掌握从单一到复杂这样的辅导原则,尤其对于理解对应关系较困难的孩子来讲,更应该放慢步伐,先从一对关系入手,充分理解掌握后,再引入第二对关系,然后再结合起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