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读数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1427279
暴躁老奶

谁能想到,我在戒社学习怎么存钱


戒社是b站up,主打一个自己淋过雨想要为别人打伞。他以前借网贷赌bo输了100多万,现在还清了跟大家说网上贷kuan、赌bo的危害。形式主要是直播念投稿,发自己直播的录屏和切片。

我前几天是看小红书上推荐的戒社“省钱哥”入坑的,省钱哥没有那么有趣,是网友对他的调侃让他变得有趣。

戒社的大部分投稿是寻求戒网dai、赌bo的建议,对我的意义在于:
1、存钱观念的改变。我以前是开了花呗的,对它/分期的看法比较开放,觉得不用一次性出很多钱,未尝不可。

有个网友投稿说,听了戒社的建议,把花呗关掉了,存钱速度一下子快了一倍。月薪5000一年能存3万。

评论里还有网友建议要知道自己的存款金额。戒社的意见是,花钱就是得痛,痛才会珍惜。

我试了一下,真的挺有用的。知道存款金额会对于花出去的钱更有实感。比如买手机,分期买不痛不痒,不知道自己存款买也没觉得6000是那么大的一个数字。

我昨天算了存款总额,今天已经不想花钱了,只想更多,不想变少。

2、知道了赌bo的可怕
以前知道十赌九输,知道不要沾赌bo,赌狗没得救,赢了带不走,但是没有深刻的认识。

现在才知道,赌bo的可怕在于“赢过”,大脑会记住赢过的感觉,在输了的时候,脑子会想“上次我都能赢,这次也可以”,没本金了就去借网dai,试图回本、赚钱

那种“如果是我,赢到xx金额我就走了”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因为谁都不知道那个是不是顶点,“我都能赢1万,说不定能赢2万呢?”

像不像炒股,不知道自己买在山脚还是山顶

要回本的心理也像打游戏,这局输了,下局不一定啊/不甘心,一定要赢一局再睡觉。

所以说,赢钱不是老天在帮你,而是老天在害你。

4、要筛选身边的人

戒社当年是被老板带去澳门赌了几天就开始这条路,有些稿主是身边的朋友都借网dai/去赌,他们对这件事情也觉得司空见惯。

我还记得去年树洞那个帖子,靠赌bo赚钱,当时好多人留言想要学习,我记这么清楚,是因为这个帖子给我很大震撼的同时,我也想(只是我实在是完全的“风险厌恶型”+赌运不好,去动手的可能性极低)现在回头看,贴主什么心思不敢想。

在瓢倡的事情上,我会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以前我对赌bo、网贷这个事情没有这么警醒,现在看来,就是一样的,身边有这种人,立刻就要远离

5、看到了消费主义的具象化
有个稿主,她减肥去健身房,买装备蛋白.粉;看到拳击好帅,借网贷学400块钱一节课的私教;觉得跳舞好酷,又网贷;旅游、摄影、周边、追星、收藏……

弹幕说,都可以想象她的小红书内容“妈妈,可是人生是旷野”“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春和景明”,这就是我以前我羡慕的人啊!现在在戒社看到,我觉得动摇了:别人发在网上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谁知道这些“轻松”的背后是什么

对我来说,我看到的,只是商家想让我看到的。带着这个观念回看以前想要“旅居、躺平”的想法,这也是小红书给我灌输的观念,大家都旅居,旅居才是新时代青年的生活方式,旅居不仅不花钱,还能赚钱,“这才是生活!”

戒社说,你不要老是“你喜欢怎么样或者说你不喜欢怎样”,要看“自己的能力”,不是说你不喜欢跑步,就非得去健身房;喜欢拳击,就要报400一节的私教,没钱还借钱,这就是掉进了虚荣和消费主义的深渊


6、向下的惯性很大
继续说旅居和躺平,如果我躺平不工作,就没有钱,钱从哪里来?网贷还要还,结合现在的“团播、擦边”的“大众化、娱乐化”,会不会有一天我也走上这条路?我就很庆幸,也很感谢路口er,遏制了我这种“躺平”的想法

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

我真的不能再看戒社了,我要学习啊啊啊!!!

Ta的路标

  • 专辑初体验
  • 受欢迎
  • 赞不绝口
  • 初来乍到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