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节情绪惆怅清寂,有面对水滴石穿自然时间之力的无奈臣服,也有对英雄迟暮的感叹氛围。这是一位德国作家在英国旅行记录的随笔,这个曾经欧洲中心的国度,在一战这个历史转折点,由鼎盛转而衰退。一战本身也是崛起的德国,对“老王”发出的挑战。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现代文明开启,两个大国也双双迷失在新的秩序下。
第五节开始深入对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批判,细化的资本、权欲如何将人变成为工具实例。无论是原始资本积累,现代工业化进程,普通人在面对统治阶层主导的或被动或主动的工具化都让人灰心丧气。“我们想要在地球上存活,只能把我们自己套在由我们发明的机器中。”这句真是让人如鲠在喉,地球监狱论的想法此刻在脑海的认可度达到顶峰。
作者在拜访友人时有突遇共同朋友的宿命惊喜,我在阅读中也时常偶遇“老熟人”,托马斯布朗笛卡尔这些正是我在《疯癫与文明》里脑子打转看见的人物。托作者旁征博引意识漫步式书写的福,又种草了博尔赫斯,却不是他那篇著名的《小径分叉的花园》,而是《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
本书以葬礼结尾,一轮轮人造痕迹的消除与再现,一次次毁灭的重复与涅槃,你指望我说出人类世的星星之火与顽固?我只想说,md生命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