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睡相柳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2088340
暂无个人简介
小说组成的基层颗粒是文字,这本的基层颗粒是物理!用量子微观思维来构建文字走向,震撼程度不亚于当年看《黑客帝国》(后者是用数学与编程的思维来设定结局),这本才让我体会到短篇小说干货浓缩的精彩,行文转折冷不丁就在下一句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发散,亦真亦幻的文字让读者深绕作者线圈滚动的长线,欲罢不能。
最初被吸引的《特隆、乌克巴尔……》简直是活的“坐忘道”,一个编织的盒子套着一个盒子,想象的人通过想象集体 ... 全部信息
世间怎能有如此做作的文字!前头三分之一我想着这人这辈子词典里是不是就没有“粪便”、“屎”这些字,一天天“拉污”、“污物”,太平洋都没他能装。内容又浮又浅,为了写景而写景为了修辞而修辞。写自然文学,作者没有博物的专业背景,也没有真正定居的时光淬炼支撑,看着就像为了出这本书专门跑去山里蹲了三年硬憋的东西。拿着彩虹、结冰这些小学生都知道的原理在那里套百科知识介绍,这部分你要写干嘛?过了三分之一稍微好了点 ... 全部信息
在受过《激情耗尽》、伍尔夫系列小说对老英贵族的描述科普后,我是明白了,这帮人是真的不“工作”,这里的工作包括赚钱与生活琐事。这些家务细责自然也是不会做的,男女主人中父、母角色的一部分,也是分派给了一些高级仆从。
小说里做为“旁观者”的女管家丁太太一定程度上是填补了两代凯瑟琳“母亲”的位置。这里就有很玩味的点,因为丁太太做了“母亲”的位置,她对女主有点确实有感情,又总是挑刺,某些方面评价甚至苛刻不公 ... 全部信息
不是人类就不是吧,这里头人类简直蠢的跌相。“异象”是引子不是终局boss,阅读体验像“社会”版本的《巴黎圣母院》,后者我第一次看傻眼了以为在看建筑学书籍。作者对构建的“文明”体系社会比情节更上心,这种强设定型科幻我也很吃,本来科技就是跟社会学密不可分的嘛,哪能什么生产力发展水平了社会结构还能老套不变。时代局限性也是有的,一回到人类身份的描写就很塌,让人简直烦躁的无法阅读下去,仿佛在这个世代人类除了物质 ... 全部信息
正文除了第一节有一丢丢抽象比例高外,其余部分举例、用语,都非常的平易近人,黑话很少,有入门级哲学阅读经历都能非常好的接受。
全书论证的是最高道德——自由,其在场姿态与揭示过程的矛盾纠缠,本质是国人宝宝熟悉味道的辩证法。看哲学就是要看最基本的论著,基本线掌握了,其他的延伸部分一通百通自己可以推出来。第二部分《皮洛士与齐纳斯》,通过一个寓言展开第一部分的细节点讨论,详述对目标追求的自洽,对自我存在定位 ... 全部信息
井喷般的创作笔力,严丝合缝的意向呼应结构,对思想性深耕刨底的挖掘,随便拎一段都是写作范文水准的文字,它赋予小说诗歌的气质,赋予诗歌小说的亲切姿态。六个灵魂,是不同纬度的观景展现也如合而为一的自我矛盾与不同性格切面。
每一段篇幅情绪都堆得非常满溢,成摞的通感修辞,一段字就是一个浪头,过瘾、饱和、迎头痛击晕头转向。我不是个文学素养多高超的读者,我拜服作品的同时,也被它撑得很是难受,这是我第一次感觉读的 ... 全部信息
我是真妹想到步惊云和脱ta2是靠这个出圈了,就跟当初我半天不明白杨笠那句“普信男”是怎么戳着人肺管子一样。还是群友一阵见血:“对小先生们讽刺他们毫无感觉,只有打破女性枷锁时他们才会破防”。
“她叫我把那一张网坚守,纯净毁于疼痛后,奉献它当筹码够丰厚。可我必须跃入水中,哪怕被口水淹没,也偏要挣脱。”——《冬泳》
人类史上第一艘在南极圈内过冬的探险船!不是越过大洋越过惊涛骇浪,在一片极夜极昼寒冷的土地上做好保暖式的过冬,是被困在浮冰群近一年随冰漂流的过冬!陆地?不存在的,只有大片的浮冰。多走几步去探险?冰裂隙浮冰漂移比盲眼沙漠徒步还恐怖。封闭、空间有限、补给单一,幽闭、黑暗、疾病,心理生理双重挑战,更遑论惊心动魄的自然困境。非虚构背景下情节的百转千回,人性斗争,事件进展的跌宕起伏。感性上读不释手,理性上最烦 ... 全部信息
它在当当网的分类里属于“随笔”,读后更精确的可以归类到“游记随笔”里,内容没有我想象的学术派,更像老友坐在对面絮叨。
一~四节情绪惆怅清寂,有面对水滴石穿自然时间之力的无奈臣服,也有对英雄迟暮的感叹氛围。这是一位德国作家在英国旅行记录的随笔,这个曾经欧洲中心的国度,在一战这个历史转折点,由鼎盛转而衰退。一战本身也是崛起的德国,对“老王”发出的挑战。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现代文明开启,两个大国也双双迷 ... 全部信息
1 2 3 4 5
加载中...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