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睡相柳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2088340
暂无个人简介

《春之祭,一战和现代的开端》(记得电影《奥本海默》书架上的两本书特写吗?)

从社会大众心理学与当年代文化艺术氛围分析的战争起因,战争终究的着力点是“人”。在进入现代文明教化脱离了君权神授忠君思想的背景下,社会是如何卷入战争的?这样的现代战争不同过去,人民有着非常强的主观性(对比二战日本的全民皆战气氛同样模板),单纯说受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蛊惑这是不负责的,这更如是社会与当权派共同心理化学反应的结果。
二战的书很多,成篇累牍,一战相比却低调许多,但正如书中所说,二战是一战未完的延续与变态,不先看一战影响直接看二战理解上是不全面的,没有思想是凭空而成,事物的发展都有迹可循。
书籍一直强调现实的重要性,这倒与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不谋而合,读这本书你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德国在两次战前的文化、经济、科学发展,都是非常领先并且进步的,它一战前是欧洲将小学义务教育贯彻最好的国家,妇女社会工作参与度最高,重视技术,哲学文学科学艺术领域光辉灿烂,各方面世界的领头羊,它战争的一个动力还是推翻腐朽僵化的资产阶级,哪条看着都没什么错吧?然后它们一跟非理性主义与无视客观现实性结合,就脱缰野马不可收拾。书籍末尾以二战的开端为结束,提了几笔小胡子,我就信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说的,世界不知多少庸俗的野心家抽屉里放着那本《我的奋斗》。小胡子在搞社会建设与抓思想上确实有一套,要是哪个书念得不多却因为投胎技术好被放在了某个位置上的人,ta不能脱离低级趣味,ta没有高尚的社会理念,ta沉溺在权力的幻想里,那真是想起来就让人汗流浃背的事啊。

PS:为了看书我还去b站把佳杰列夫的《春之祭》看了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相关话题
路口读书
关注
17180内容 | 0人关注
话题内容推荐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