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期间,因为很多人熬药不便,我只能推荐中成药,在用了各种常用咳嗽药效果不好之后,我就让她们重用小柴胡颗粒,为的就是达到重用柴胡的目的。结果反响出奇的好,大部分肺炎过后的咳嗽,都在三天内治愈了。当然很多高热,也直接用小柴胡退掉了。
服用小柴胡颗粒,我一般的推荐用法是,成年人一次3包,3~4小时一次(高热、病重时)。或者一日三次(不烧,只咳),小儿酌情减量。
要是想起效快,汤药更好。
具体剂量如下,仅供参考:柴胡30克,黄芩10克,人参15克,甘草15克,法半夏15克,生姜30克,大枣(十二枚,擘)。
痰多建议加鲜竹沥口服液,或者橘红颗粒。尤其是夜里咳得厉害的,这个方子见效更显著。由于小柴胡汤是和解剂,里面寒热药均有,所以咳嗽不必辨证寒热,都可以用。
柴胡微寒,入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黄芩气寒,入肝胆经,泄热止烦;半夏气平,入肺胃经,下冲逆而止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人参、甘草、大枣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和胃;生姜性温,入脾胃肝肺经,解表散寒,降逆止呕。只要是肝胆郁热的病,小柴胡都可以治疗后。
小柴胡汤的腹诊典型特征,是两胁下紧张,能摸到条索或痰结,按压有疼痛感。舌头一般是偏瘦,舌苔白腻。
小柴胡颗粒应用于中焦瘀堵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人体的气血在一个时间内是恒定的,均匀流动在全身各个部位,一旦中焦发生瘀堵,由于路不通了,就要调动更多的气血去处理这个淤堵,气血往上面走,身体表现出来来就是直接上焦的热证和下焦的虚寒(因为下焦的气血上去解决问题了嘛)。
可以想象竖起一根你的手指,用绳子勒住中间,其上部一定会发红。发烫,下部会发白。原因是气血去了上面,并产生了热;下面空虚了,所以会变白,并且寒凉。有上焦热伴下焦寒的,用小柴胡的几率很大。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对于孩子来说,上焦热也有积食和外感导致的,需要排除一下。
再看一下小柴胡颗粒对应的上焦热证和下焦寒证会有哪些呢?
上焦的热证有:
咽喉:咽喉红肿、扁桃体发炎、扁桃体化脓、嗓子不舒服;
嘴唇:嘴角发炎或长疮、唇周发炎或长疮;
鼻子:黄鼻涕、黄鼻屎;
耳朵:耳朵疼、流脓、中耳炎、抓耳朵;
眼睛:发红、结膜炎、揉眼睛;
脸:脸上长东西。
下焦的寒证有:
大便:有不消化物,酸味,不成型,便稀,腹泻。
小便:清长,量多或者次数多。
腰酸腿软,腹痛,脚冷 宫寒痛经
我们因此可以发现,小柴胡对应的上焦热证几乎都是在孔窍处。
如果说皮肤是我们的第一道门户,那么孔窍处就是第二道,按照伤寒论里小柴胡汤的使用条文,当气血不足时,极容易在第二道门户发生正邪斗争,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中医所指的就是热证。
———————————
第一:小柴胡扶正祛邪,治感冒不伤正气,非常稳妥。现代人身体偏虚,尤其是经过一阳以后,虚的人更虚了。感冒的时候,往往也抵抗力不足,用小柴胡扶正祛邪没毛病:
(碰到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时吃,也很有效的原因是,它里面有生姜解表散寒,又有人参、甘草、大枣提补正气,很容易将刚刚感受到的寒邪散出去。如果万一寒邪入里化热了,小柴胡里的柴胡和黄芩又可以发挥疏肝理气,清热除烦的药性,用来退烧,和解表里。)
第二:风寒风热对于感冒来说,不是属性的划分,而是不同阶段的划分。多数人初起风寒,之后转为热证,太常见。这个时候优选小柴胡,可以扶正祛邪,寒热平调,是稳妥且有效的
第三:柴胡有6-7个主症,应用的时候,不一定要有寒热往来。只能说,寒热往来,首选柴胡剂,但是柴胡剂并不是只能用于寒热往来。这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
小柴胡是属于半表半里证,单纯表证不能用。又错了!半表半里不是非表非里,而是又表又里。也就是说,表证能用,里证也能用,表里同病更能用。
第四:你在发现感冒之初,别管它风寒还是风热,直接就2包小柴胡怼上去。病毒直接被你挡在大门外,没机会在你身体里面走一圈住个把礼拜。那么你还是那个你,免疫力没有被破坏,就不容易再次被感染。③感染以后,再次感染发烧,还是用小柴胡
第五:桂枝汤是非常牛的一个方剂,它的地位比小柴胡高,又称:群方之祖。很多经方都是从桂枝汤转化而来,比如治心悸的炙甘草汤、温通经络的温经汤、治胃病的小建中汤等等。在针对感冒上,桂枝汤的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对于体质虚寒的人,偶尔吃一吃桂枝汤,有温补和预防感冒的作用。
桂枝汤主要针对出汗型的风寒感冒,叫做太阳中风表虚证。如果是无汗的太阳表实证,效果就不好,要用麻黄汤甚至大青龙汤。或者说本身初起风热(伤寒论里称发热口渴为温病)的话,当然也不是很合适。所以,如果是出汗型的风寒表虚,用桂枝汤很好,100分。但是在无法自我判断的时候,则85分的小柴胡更为合适。具体原因前面也说过了,小柴胡寒热相成,不必严格区分风寒风热。
—————————————
柴胡可以消除身体中的各种病邪阻滞,比如胃肠气滞、食积、痰积、寒积、热积、水湿停聚等,只要身体有阻滞,柴胡都有破开这些阻滞,推陈致新的功用。
小柴胡汤正是通过重用柴胡,来达到调畅气机、消除病邪积聚,治愈疾病的目的。再配合半夏降逆化痰,黄芩清热,增强破除郁积,清解郁热的作用。另加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保护脾胃,顾护胃气,不仅给柴胡提供动力,还能避免正气的消耗。
1、外感风寒、往来寒热,同时出现气机不通,比如食欲不振、心烦、心悸、腹痛、痰多咳嗽、胁肋痛等;
2、气血亏虚,病邪入里产生往来寒热、食欲不振、胸闷气短、胸胁痛、呕吐等;
3、闭经属于热与血互结者,以及杂病中出现的胸闷、胁肋硬满、便秘呕吐等。
所有的这些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中,本质都是正邪相争导致体内阻滞不通,因此无论是因为寒,因为热,因为气滞,因为瘀血,因为胃肠堵塞、胸闷、胁肋不通等,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再说的通俗一些,只要是因为“不通”导致的病证,小柴胡汤都有机会。比如头痛、失眠、抑郁、耳鸣、便秘、咽炎、胃炎、月经不调等。
1、呕吐
呕吐多因胃气上逆,小柴胡颗粒有疏肝和胃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什么情况的呕吐都可以用小柴胡进行缓解或治疗。如果是脾胃虚寒导致的呕吐,可以搭配理中丸一起使用,或者用生姜红糖水送服小柴胡;如果是肝胆湿热导致的呕吐,可以搭配龙胆泻肝丸一起使用;如果是胃热导致的呕吐,可以搭配双黄连口服液小口频服一起使用。
2、皮肤病
一些皮肤病是因为肝胆的问题引起的,发病部位多在身体的两侧、肝胆经循行处,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柴胡进行治疗。如果是肝气郁结,可以搭配逍遥丸一起使用;如果是肝胆湿热,可以搭配龙胆泻肝丸一起使用;如果是肝血虚、肝腎阴虚,可以搭配归芍地黄丸一起使用。
3、流感
如果流感出现了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胸胁满闷、寒热往来、咳嗽痰多、胸闷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小柴胡。如果舌苔白腻,寒湿重,可以搭配藿香正气水一起使用;如果舌质红,流黄鼻涕,可以搭配银翘解毒片一起使用;如果发热的同时小便黄、大便干结或者便秘,可以搭配防风通圣丸一起使用。
4、咳嗽
如果是外感风寒邪气引起的咳嗽,可以用小柴胡颗粒搭配风寒感冒颗粒一起使用;如果是外感风热邪气引起的咳嗽,可以用小柴胡颗粒搭配银翘解毒片一起使用;如果是燥邪引起的咳嗽,可以用梨子煮水送服小柴胡颗粒。
5、结膜炎(因为肝开窍于目啊,而且肝经也经过眼睛。在中医里其实就是肝经有热在眼睛上的体现罢了。小柴胡清肝胆经热,治疗这个是份内的工作,完全对证啊。用时可以用菊花或者金银花泡的水冲服小柴胡。)
扁桃体炎、中耳炎(小柴胡是治疗中耳炎初期最好的家庭用药。因为胆经的循行路线中“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所谓炎症,其实就是有热证,此时用车前草或者蒲公英煮水,冲服小柴胡3-5包(此时剂量要大一些),可以很有效的治疗中耳炎。如果临时找不到蒲公英和车前草,也可以用小柴胡+双黄连口服液代替。)
手足口病(因为手足口其实就是肝经有热引起的病证,而甘草泻心汤就是清肝经之热的。那小柴胡为什么也可以治呢?因为肝胆同气,小柴胡一样可以清肝经的热毒。所以如果学校发现有手足口病,家庭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办法,就是让孩子服用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这些炎症要么是肝开窍的地方,要么是肝胆经循行的地方,因此可以用蒲公英、菊花、牛蒡子煮水送服小柴胡颗粒,也可以用双黄连口服液搭配小柴胡颗粒一起使用。
6.解酒护肝
我们常见的酒后症状多为: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这是小柴胡典型的适应症,药方里面的成分本来就是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对于解酒效果很好。同时小柴胡还理中和胃,保护胃粘膜,止呕降逆
7.偏头痛
胆经的循行路线,在头部就是沿着头部两侧,所以偏头痛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胆经有热。此时用车前草或者马齿苋煮水,冲服小柴胡3包,一日三次。对于缓解和治疗偏头痛效果很好。
8.退烧:
柴胡用量最大为君药,性味辛散。柴胡的“散”,跟桂枝、麻黄、薄荷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作用部位。麻黄桂枝作用在体表,而柴胡作用在“少阳”这个半表半里的地方。
柴胡为什么能退热?柴胡在少阳这个半表半里的地方往外散邪气,把邪气散出去了,寒热往来的发烧症状就消失了。
9. 胸胁胀痛,还没有形成大包块的,用小柴胡效果很好。大多数的柴胡剂,都可以治胸胁胀痛的,逍遥丸可以治,小柴胡汤可以治,柴胡疏肝散可以治,都是柴胡家族的,柴胡就是擅长治胸胁胀痛。 为啥呢?因为胸胁部位是肝经和胆经所主,如果肝胆之气郁结了,胸胁部位首先就会胀痛。小柴胡汤里柴胡用量是最大的,散邪力量最大,对急性突发的胸胁胀痛效果最佳。
10. 烦闷不想吃饭,小柴胡汤来搞定。
张仲景说默默不欲饮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的。生了一场闷气之后,情绪低落,不想吃饭,不想说话,这时候喝小柴胡颗粒,就对证。 生气导致肝气郁结,肝木横逆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壅滞,整个中焦系统郁堵,哪里还会有胃口想吃饭?小柴胡汤,把肝胆脾胃的气机全部打开,脾胃升降正常,胃口就恢复了。
11. 心烦喜呕,西医诊断为反流性胃炎,用小柴胡汤也有效。
西医讲的反流性胃炎,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就是心烦,喜呕。因为胃气不降,食物全都堵在胃里,一生气,肝气上升,胃里的食物就会上返。 小柴胡汤有柴胡和黄芩调肝胆,有半夏降胃气,有生姜和胃气,让胃气得降,就能让胃脘功能恢复。
12. 肚子胀痛,肚脐以上位置胀,胃口不好,排除便秘,大概率可以用小柴胡汤。
大家可以想,如果一个人的肝胆脾胃气机都乱掉了,这些气都堵在身体里,身体肯定就会胀,严重的会产生胀痛。有很多朋友,一吃完饭就肚子胀,一生气就肚子胀,小柴胡汤就很好用。
13. 早晨起来口苦,小柴胡汤管用。
柴胡剂大多都能治口苦,小柴胡治口苦的效果,更胜一筹。口苦是因为胆汁上逆,小柴胡汤把中焦气机理顺了,胆汁从下面走就不会到嘴巴里来了。
14.慢性胆囊炎,用小柴胡也管用。
胆囊里面有炎症,在中医看来,无非就是该排的没排出去,这些浊物在胆囊里面发炎或者成为胆结石。小柴胡汤刚好把肝胆脾胃的气机恢复正常,胆囊里的浊物可以正常排泄出去了,炎症的症状就得到缓解了。
小柴胡汤的用法很多 ,根本在于:肝胆脾胃气机失衡的情况,都可以考虑小柴胡汤。 方子再好,也要对证吃,小柴胡汤也不例外。肝阴虚的人,肝阳上亢类型的人,要慎用小柴胡汤这类方剂。
————————————
小柴胡的厉害之处:它盘活了上中下焦的气血运行本质上说,小柴胡对应的症状是,中气虚了,邪气滞留在中上焦,正气不能驱邪外出,呈现出的一种正气邪气交争往来反复的格局。
从药物组成上来分析,它是这样起效果的:
柴胡+黄芩,负责“推陈致新”,清热祛火。它们俩能把中上焦气血不通的这种“僵持”的状态打破,把那些个堵在胸胁处的气滞、血瘀都推开。障碍没了,气血就有了顺畅的通路。
人参、生姜、大枣、甘草,可以补中气,处理中焦的脾胃虚。不想吃,没胃口,犯恶心,都与中气虚了有关系。这几味药能给中焦补能量,脾胃有力气运化了,就能充分地生化气血,给前线作战部队提供支持。半夏和生姜,还可以有一定的降逆、散结的作用,处理一部分下焦的水饮代谢异常。
总之,小柴胡能照顾全身上中下焦的气血运行,它相当于把整个身体的状态给“盘活”了,让该往上走的往上走,该往下降的往下降,轴心再加把力,病邪就更容易被赶走。
小柴胡能处理的状况,随便列举一下,就有这么多:
眼睛红,头痛、耳朵痛,咽喉痛,口苦咽干,胸中胀满、心烦,手脚温热或者烦热,口渴、出汗、鼻子干、流鼻血;往来寒热(一会有发热,一会又觉得冷)等上焦的热证。
胃口差不想吃东西,腹痛,恶心干呕、大便不通、胁肋部满闷不适,胃虚导致的胃硬满消化不良等,中焦的虚证。
肠鸣、腹泻、水饮上逆导致的头晕、呕吐、咳痰多等下焦水饮代谢的问题。
除了外感的退烧,一些因为情志不好导致的月经前后症状、工作压力大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亦或是一些慢性疾病比如失眠、焦虑、头晕、消瘦,等等,如果有相应的症状,都可以考虑使用。

理论上来说,但凡这种在固定时间犯病的问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因为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经的疾病。少阳为枢,这种固定时间点发病的问题,多数是气血运转的枢纽出了问题。所以无论你是固定时间失眠、咳嗽、小便、心悸等等问题,都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也可以结合上对应病症的用药。
比如说失眠,你可以配合上酸枣仁或者龙骨牡蛎。
咳嗽可以配合上厚朴杏仁。
夜尿可以配合益智仁。
心悸可以用桂枝等等。
而且,大家注意,1-3点是丑时,正好是肝经偏旺的时间。所以小柴胡应该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如果自己抓药煮汤不方便,可以考虑用小柴胡颗粒加酸枣仁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