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其他问题欢迎留言,我喊他来解答一下嘻嘻。

——————————————————
# 1 使用方法
使用炒菜机的核心,就是设置“火力大小”和“搅拌方案”,启动之后把食材和调料丢进锅子里就是了。
在“火力大小”方面,它可以选大火、中火、小火。
在“搅拌方案”方面,它可以选慢炒、快炒等等。
通常大火+慢炒就能应对大多数情况。
对于这些常见的火力大小和搅拌方案的组合方案,炒菜机里也整合出了诸如家常炒(大火+慢炒)、爆炒(大火+快炒)等程序。
这些程序基本能覆盖各种家常烹饪场景。

(本来有个GIF展示一下炒菜时的实际情景,但是路口放不了……那没办法了)
# 2 简便做法和精细做法
即使是做同一道菜,往往也可以分成简便的做法和精细的做法。
简便做法,就是把食材调料全部丢进锅子里去,选择合适的方案启动炒菜机,等待若干时间后,直接出锅。
精细做法,就是先选择合适的方案启动炒菜机,再根据食材的特性(加热至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时间把食材丢进锅子里去,最终食材全部成熟并调好味道就出锅。
很显然,精细做法味道更好,但是人还是得呆在厨房半自动化操作。
而简便做法,相较于精细做法会在味道口感上有所不如,但是可以把人完全解放出来。
# 3 炒菜机的上限和下限
收到炒菜机之后,我每天都会用它做两个菜。
一个按简便的方法做,一个按精细的方法做,这样来测试炒菜机的性能。
简便做法呈现的是炒菜机的下限,精细做法呈现的是炒菜机的上限。
我感觉我买的这款炒菜机,它有合格的下限,以及比我想象更高的上限。
相对于明火,有温度控制系统的炒菜机更不容易把菜做糊,收汁的时候检测到汁收浓了也会自动断电。
有了这样的保障,做菜就很难翻车,做菜的下限自然合格,这很符合预期。
而这款炒菜机的上限就比较惊喜了。
惊喜到什么程度?
我作为一个资深烹饪爱好者,如果用普通家庭明火灶台,如果同样做芹菜香干肉片这类小炒,我觉得我未必就炒得比这个炒菜机更好。
中餐小炒的奥义即是“火大锅热”。
相较于明火灶台,炒菜机的劣势是为了防糊和少烟而把温度控制在不超过200度,而明火灶台可以把油锅的温度提到220-250度。
但是炒菜机也有它的优势。
普通的炒锅在翻炒时,锅底传来的热度很容易从上方流失掉了。
而这款炒菜机的锅子形状近似于收口阔肚的罐子,热量更不易流失,热能在空间上的分布更加均匀,菜不一定要在锅底才能被加热。
从最终的出品上看,优劣相抵,炒菜机的出品竟然不输给明火炒锅,而且发挥更加稳定可靠。


# 4 清洁
在我选购炒菜机的时候,清洁是我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网络上各种测评文章和测评视频里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早些年炒菜机的设计还没这么便利,锅子和盖子不能拆出来,炒菜5分钟,刷锅半小时,就非常让人没有买来用的欲望。
我买的这款饭来牌的炒菜机,虽然比早些年的老款方便了许多,但在清洗方面也还是不完美。
盖子和罩子能拆出来丢进洗碗机,锅子能拆出来但是不能丢进洗碗机。
锅子的清洗要稍稍注意,插头部位要用橡胶塞子塞起来防止进水。
它有个内置的自动清洗功能,就是加水后加热翻炒,感觉有点鸡肋。
即使是自动清洗,最后也还是要拆下锅子来把水倒出去,既然都要拆下锅子就不如在水龙头下面用洗碗布手工洗一下了。
总的来说,清洗的便利程度还是可以接受。
(负责洗碗的老婆表示,不难洗,其他碗筷怎么洗这玩意也怎么洗就是了,但一开始很容易忘记用橡胶塞先盖住插头。另外搅拌的棒子也是可拆卸的。)


# 5 市面上炒菜机的对比和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炒菜机,九阳、美的算一类,饭来算一类,还有一些更小众的。
九阳、美的这类品牌的炒菜机,最大的优点是清洗更加容易,好像电饭锅一样直接把内胆取出来就能丢进洗碗机。
但是九阳、美的的炒菜机做出来菜的味道,在我的预期中会不如饭来。
我只能谈我的预期推断,因为我并没有真的买一台九阳或美的炒菜机。
九阳、美的炒菜机的炒勺安装在锅盖上,在炒菜的时候必须盖着锅盖,这势必就会把水汽给焖回菜里面去。
在看买家评论的时候,也看到很多人说这些炒菜机炒出来的菜像是焖煮熟的,小炒的感觉差点事。
不过这也有附带的优点,就是盖上盖子之后基本没有油烟跑出来。
饭来的炒菜机的炒勺设计能更加有效地把菜翻起来摔下去,锅子和锅罩构成类似收口阔肚罐子的加热空间,可以敞着口炒,我预期它会更加接近我们的小炒,甚至可以干煸。
这一预期在我买回来试用了一周之后得以确凿地证实。
那么这两类炒菜机的优缺点就很明显了。
饭来炒菜机,做小炒会更香,会冒油烟需要抽油烟机,清洗不麻烦但还不是非常方便。
九阳、美的炒菜机,基本不冒油烟,清洗很方便,做小炒会差点意思,但如果只用来做红烧类的菜就能扬长避短。
我的情况是家里有厨房,有油烟机,我很善于做菜,媳妇也不嫌弃洗锅麻烦,所以我的选择是饭来。
相应地,如果是住宿舍或租没有厨房的单间,没有油烟机,对菜品的要求是能弄熟别翻车就谢天谢地/能做可乐鸡翅就激动得不得了的烹饪萌新,又或者疲于工作实在不想在做菜上花更多心思但又不想叫外卖的人,我想可能九阳、美的炒菜机会更适合满足日常需求,必要时还能把盖子和炒勺都卸下来当火锅或煮面锅用。

# 6 配件
买炒菜机会送个盛菜的勺子。
一开始我懒得拆多一个勺子,直接用家里的电饭锅的饭勺,觉得不大好用又换了电饭锅汤勺、硅胶汤勺,都觉得不够好用
用过炒菜机原配勺子之后才发现真的是有设计的。
勺子的形状非常贴合锅子的形状,头部是平的,一路铲下去顶到锅子边缘刚好无缝贴合,用来把锅子里做好的菜盛到盘子里事半功倍。
这种配件的设计让我觉得是用了心的。


# 7 一些经验与观点
看看饭来公众号和APP的菜谱,饭来实验室还是挺努力的。



在烹制上,普遍先爆姜蒜,再下腌好的肉类炒,再下配菜炒,再浇入酱汁炒,这是川菜“一锅成菜”的炒法。
在调味上,则多用蚝油和糖,这是偏向粤菜的调味。
通常川菜不用那么多蚝油,粤菜做小炒也通常要先要给肉划一道油。
但是如果按原教旨主义的方法来做,则会让烹制步骤变得更加麻烦,或者让味道不容易被大多数人所喜爱。
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混搭,虽然看似撞了很多家庭的家常做法,但其实是优选出来最适合机械化生产菜品的标准方案。
对于进阶用户来说,看菜谱不仅可以帮助自己熟悉炒菜机的标准套路,也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炒菜机的加热能力(不同食材大概多长时间成熟)。
毕竟我们在超市和菜市场买到的菜量往往和菜谱里写的不大一样,所以具体的时间还要相应加减,结合实践摸几次参数很快就能熟悉了。
在熟悉了之后,用起来还真是挺香的,不必在意什么“没有灵魂”的说法。
毕竟如果让那些讲灵魂的人来个单盲检测,直接端上来菜让他分辨哪个是明火炒的哪个是炒菜机炒的,十有八九也是猜不准的。
何况如果硬要用电炉模拟炭烤,还有神器“烟熏液”,一滴下去就风味十足。

归根结底,自动炒菜机就是用于完成自己烹饪构想的实用工具,也的确带来了更便利的操作和更稳定的出品,那它就是个好东西,不必过于纠结明火炒锅原教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