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樱花][樱花][樱花][樱花][樱花]
一、 自传类
1、《富兰克林自传》:让普通人意识到,我们完全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富兰克林所有的成就,均起源于写作,正如他在自传开头所说:我的一切荣誉均来源于写作。会写、能写、写得好是一个人的绝对竞争优势。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重新拾起笔,在国庆期间逼自己写了一篇电影观后感,最后被刊登在学院公众号上;参加班级活动,写了一封散文式家书,得到了同学的赞扬。也正是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使我更加坚定了不能落下写作的决心。
其次是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在其位,谋其政。我觉得这一品质是富兰克林在政绩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所在。当他还是州议员秘书时就能够凡事从民众的角度出发,凡事为民众所考虑,不管是建立公共图书馆、组建消防队、修缮路灯等,无一不是为民众谋福祉。既然已经站在了更高的位置,就有能力、也有义务做一些本职工作,而当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或许还会获得更多。正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埋头耕耘,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这也算是深耕的一种表现,终会获得回报。
在2020年的学校法律援助中心担任线上答题志愿者的经历,我很荣幸地获得了“杰出志愿者”的称号,就是因为我能够一直把网上答题作为内化的使命,时刻不忘,最终反转了以手动抢题的劣势,于期末总结时获得答题量第一的好成绩!
如果暂时无法广,那么就坚持做到深!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2、《留德十年》:时代风云中的异乡学子。
专门为它写了一篇读后感的书,带给我不胜的感慨与唏嘘。
就从读后感中照抄一段吧,以此纪念2020年我心目中的白月光。

书中有句话令我久久难以忘怀,那是季羡林初到德国、人生地不熟时,德国的中国留学生章用因与他志趣相投,一改独来独往的形象,带着年轻的季羡林穿梭于哥根廷的大街小巷,但季羡林仍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他带我走熟了哥廷根的路,但我自己要走的道路还没能找到。”1936 年春,因为认识到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之大, 季羡林最终选择了梵文的学习——“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是的,我们自己的人生路终究要自己去走。“十年相处,多少风晨月夕,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确实可想而不可即,非常非常不寻常了。”在落满梧桐叶的深秋南大读完季老的《留德十年》,我知道,那种在饥寒交迫和生命濒危中仍刻苦求学的学者之风,如空气中浸润着的桂花香,终究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无法抹灭的痕迹。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二、 小说类
1、《夜晚的潜水艇》:游荡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

曾经也喜欢散文,最喜欢读陶立夏的《分开旅行》,从高中到大学,在夜深人静时反反复复翻阅过多次。但是快节奏的生活推着我向前,于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的心境变得那样遥不可及。《夜晚的潜水艇》这本短篇小说集是一位友友推荐给我的,虽是小说,但是语言优美却可以媲美散文。初听感觉些许的莫名其妙,再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听,却突然领略到了其文思之奇妙,文笔之浪漫,并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叹自身想象力之匮乏。我愿意,为了这样一本书,适当停下匆忙的脚步,于人世间漫无目的地浪费时间。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三、 自我提升类
1、《人性的弱点》:真诚地交往、用心地赞美

使自己受欢迎:微笑、记住别人的名字、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引导别人说自己相关的话题、引导别人说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尊重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
使自己受赞同:尊重别人的意见、当我们错了时,在别人指出我们自己的错误之前自己先承认错误、赢得争论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争论、反驳之前先赞同别人的观点、把“但是”改为“而且”。
“诚于嘉许,宽于宥人。”
站在他人的角度,真诚地同情他人。
激发他人内心高尚的一面,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2、《优势谈判》:一本适合反复阅读、温习的书籍

书中有很多小技巧都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运用得上的,例如以下几点:
1、开局就提出高于预期的条件。与此相对的→→2、永远不要接受第一次报价。
3、开局谈判,要学会感到意外。
4、做不情愿的卖家和买家。
5、面对对方的请求,诉诸更高的、模糊的权威。
6、在自己做出了让步之后,一定要及时索取回报。
7、白脸黑脸策略(类似于诉诸更高权威)。
8、让对方先表态。
9、千万不要让对方起草合同。
10、每次都要审读协议。
11、分解价格。
12、书面文字更可信。
13、一定要祝贺对方。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3、《原子习惯》:5年后的你,是由现在的每一个微笑习惯铸成的。

1、不要忽视习惯的力量,好的习惯让你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下来就进步了37%;坏的习惯使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以后就成为了0。2、自制力好的人并不是自制力好,只是善于创造环境,让自己不需要用到自制力也能完成任务,因为违背天性去做事从长期来看是难以达成的。3、怎样培养好的习惯?不是去关注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是改变观念,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如:想减肥,就需要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瘦子)/或者让一个动作的回馈更大,更有吸引力,这样自己就会增大做这件事的概率,长期下来就会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同理,想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就缩小其回馈机制,让自己不想去做那件事。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4、《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不要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因为人都是趋炎附势的,你有利益可图,自然有人来巴结你;当你一无是处,对别人而言完全丧失了利用的价值,别人为什么还要来搭理你呢?当你遭遇这样的情境时不要怨恨,因为当角色调换时,你出于人性的通病,多半也会这样做。想通了这一点,就不会纠结于这些怪圈之中。

另外,还学到一些原来不知道的人情世故:不能无缘无故地给予别人好处,因为这样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感觉与你相处需要付出更多,从而也就疏远你了。取而代之,你可以让他们帮一些忙,即付出了之后,再从你这里获得一些好处。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5、《小狗钱钱》:从消费到存钱
虽然对理财一窍不通,但是读过这本书后我至少明白,培养理财意识的第一步就是从消费主义转向存钱主义。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买,能存钱就存钱。要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虽然只是一点点的盈余存起来,但存钱确实比大手脚花钱更让自己开心!但也要切忌落入唯存钱论的怪圈!

1、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与担当,不要遇到问题就找借口。那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快感,但是当我们将责任推向他们时,就失去了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2、不要想我能不能成功,而要想如何才能成功。这就是问题决定我们的道路,或者说思维决定未来。3、要储蓄。收入不是经济实力,因为生活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支出也就越来越大。只有储蓄才是真正的经济实力的表现。每月储蓄收入的10%或20%,一年以后就有了投资的本金。4、投资而不是投机。投资是把钱投进入就能获得收益;投机是不卖出就不能获得收益。投机的本质仍然是消费。5、投资固定资产比投资流动资产好,因为通货膨胀一直在持续。6、过一种节俭的生活,有钱人不是节约出来的,但是节约一定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之一。7、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你自己才是自己的理财大师。补充:学会担当的意义是指:找解决策略比找借口有意义;从自己身上出发找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6、松浦弥太郎《正直》:关于与自我、与他人相处的诸多建议,读来受益良多。

1、永远不会和你分手的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要学会享受、学会处理这种情感。进一步而言,能与自己独处、有独处的能力会给个人更大的发展空间。
2、推销商品之前要先学会推销自己。客户不了解你的人品、你的经历,自然不愿去了解由一个不了解的人所推销的产品。因此,在推销自己的产品之前,学会先推销自己。
3、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时间,不是敷衍地说“什么时候再一起吃饭”,而要意识到,通过约定下一次的见面时间,你才可能会有更稳固的人际交往关系。
4、比喜欢或厌恶更重要的东西。我的理解是,讨厌他人与他人讨厌我们自己是一样稀疏平常的事,不要为被别人讨厌或讨厌别人而困扰,从自我成长的角度而言,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讨厌他人这种情绪中学会克服自己的缺点,或者从他人身上看到自身的缺点从而进行改正。
5、亲密关系经不起疏远。这一条对父母子女、夫妻、亲密朋友的关系同样适用。不要忘记回过头看看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关系。再亲密无间,少了沟通,也会逐渐疏远。
[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闪耀]
四、 通识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历史小白也会感兴趣的历史类书籍

虽然知道以史明鉴,但我真的我算是一个对历史不感冒的人。然而整本书就这样被我听完了,算了摘掉了“历史文盲”的沉重包袱吧。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制度的复杂性。首先应当区别制度与法术,制度是公共性质的,而法术则是为了一己之私,出于私心。现如今被我们诟病的很多清朝制度其实本质上而言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制度,而是当权者的法术,因此不能以此批判中国的制度黑暗。其次,一项制度的形成总是与其他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单独就形成,基于此,我们在评判一项制度时脱离其产生的背景、所处的时代,这种评判标准、评判方法本身也是不可取的。应该以当时的眼光、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看待,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会公正许多。最后,正是因为每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政治因素,因此今天所谓的法律移植或制度移植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如此简单,须知,每个国家的国情与历史文化土壤都不尽相同。
最后,请记住:学以致用![心][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