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道道斑马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33540
161,58kg,苹果型身材,多肉植物、香水爱好者。记录穿搭、母婴用品分享,分享的链接大多有反馈和晒单。微博同名。

游玩|贵州6天7夜游记(呕心沥血5000字,附50多张图)

七八月份我去了趟贵州,直到现在才有时间整理照片。

    贵州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就是宣传做得不到位,大家都知道云南美,却不知道邻省的贵州也很美。8月之前去各景点都是免门票的,8月后至年底门票半价,提前在微信小程序“一码游贵州”上可以预约。这个小程序挺方便的,能预约贵州所有景点的门票,还能查攻略。
    先说一下对贵阳的初印象。贵阳给我的第一感觉很像重庆,也是一座山城,马路穿梭在一个个山包之间,时而过隧道,时而上高架。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很高,到处都能看到一小片一小片的树林。很多楼层顶部都有绿植,像空中花园一样。楼间距很小,几乎是一栋楼紧挨着另一栋。
    DAY 1,贵阳:花溪夜郎谷、青云路-兴关路夜市。
    第一天到达就到中午了,去宾馆放下行李,直奔花溪夜郎谷。花溪夜郎谷是贵州著名艺术家宋培伦所创作的一座石头城堡,这里有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古国遗址,有石头建筑、雕塑、陶艺等。一进入大门,松林密布,目光立刻被各种奇特造型的雕塑吸引,一步步深入谷中,仿若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远离喧嚣,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夜郎古国。夏天去简直是避暑胜地,恨不能在这里住一晚。这里相对来说游人不多,适合游玩拍照。就有一点不好,路程有点远,交通不方便。我们原本打算坐公交去的,中途需要换乘,换乘的时候等了老半天都没有车,最后还是打车去了。

    阳光透过树枝间隙照在陶罐上,好看极了。


    疫情期间,这些石头雕塑也戴上了口罩,有点可爱。
 

    这个石头城堡有点像欧洲的古城堡。
      从夜郎谷出来直接打车去了青云路 - 兴关路夜市,据说这是贵州当地人都去的夜市。路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吃摊位,有的摊位前排了老长的队。我们恨不能把每样小吃尝一遍,可惜胃的容量不够大啊!
估计很多人来贵阳都会去二七路夜市,我查了攻略都不推荐这个夜市。我们回去的路上正好路过,二七路夜市看起来是整修过的,摊位整洁干净,但是没有夜市的那个味儿,那里的小吃感觉是全国各地都有的,没什么特色。
    DAY 2,织金洞。
    织金洞位于毕节市织金县,是个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有人说“织金洞归来不看洞”。一进入洞口我就被恢弘的气势震撼到了,顺着台阶往下走进入洞里,一路走一路赞叹。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有的像琵琶,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松树……各种造型奇特的岩石,被人们凭借想象安上了名字。这些岩石的形成至少需要几十万年,人类与它们相比,有限的生命显得短暂渺茫。  

    琵琶

    霸王盔
 
Tips:
  1.织金洞一定要去看,看完后其他溶洞都没有必要再看了。洞里阴暗潮湿,夏天去都很凉,最好能带件厚外套;
  2.关于交通。贵阳的金阳客运站有直达织金县的客车,我们不知道,坐火车3个小时才到。到了县城后有去景区的车,10块钱。千万别做黑车,别信他们的话,十几分钟的路程黑车要80块。
    DAY 3,荔波小七孔。
    贵州各景点距离有点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前一天我们去织金洞拖着箱子累得够呛,于是报了个当地的3日团,第3、4、5天都是跟着团走的。
    荔波小七孔离广西很近,气温有点高。景色是真的美,碧水青山,随手一拍都如同一幅油画。我们从小七孔东门进入,游览路线是卧龙潭-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小七孔古桥。
 

    卧龙潭。原图无 P ,这里的水中因为含有铜离子,所以是蓝色的。


    这里的水又是绿油油的颜色,可能是水中有很多藻类植物吧。
 

    翠谷瀑布。简直太美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水,忽然就从山中冒出来,顺着山势,在树林中跌跌绊绊地流下来,汇入河中。  

    我们在鸳鸯湖体验了下漂流。原本以为是有人划船,我们只需要坐在上面静静地欣赏风景。谁知道,一上船一人给一根竹竿,让我们自力更生!拿着竹竿划了一会儿便掌握了窍门,左一下右一下,我们的速度越来越快,超越了很多人。不划的时候就让它顺着水流慢慢地漂,河流两岸都是垂下来的树枝,有一种穿梭在热带雨林的感觉。偶尔会有两三只船撞在一起,大家哈哈大笑,然后又各自划开。也会不小心钻到树枝底下去,这时候就需要用竹竿借力使劲推开了。
    本以为就要这么嘻嘻哈哈开心地划到终点去了,谁知道我们还是too young啊!划到一半出现了台阶,需要顺着滑道滑下去。我看着高度也不是很高,估计就2、3米,滑道也就4、5米,搞不懂为什么前面滑下去的人都在尖叫,还以为是他们胆子小。等到我们滑的时候,才知道原因了。下滑的前一秒还很爽,高度的落差略微带来了一些刺激感,就在滑到底的一刹那,有一个坎,船撞到这个坎上来了个瞬间减速,水浪扑面而来,我的头发、衣服湿了个遍,忍不住大声尖叫。原来前面的人尖叫是因为被溅水了。全身湿透后就再没心情划船了,谁知道这水路还很漫长,后面又经历了两次下滑、湿身。我们都无力吐槽了,这50块钱花得太值了!
 

    拉雅瀑布。很神奇的瀑布,贵州的水似乎都是这样,不知道源头,突然从山中冒了出来。拉雅瀑布是从半山腰喷出的,公路在它的下面。伴着响亮的水花落地的声音,人们在瀑布的底下穿梭而行。
 

    68 级跌水瀑布。据说有 68 级,我也没有认真去数。原本绿色的水流在遇到岩石碰撞后激起白色的水花,发出哗哗的声响。因为有 68 级台阶,水流与岩石不断碰撞,一路走着,哗哗声不绝于耳,我觉得这是小七孔最美的景点。


    小七孔古桥,建于道光年间,以前穿过这座桥就能去广西了。桥身爬满了藤蔓,古香古色。
 

    大七孔石桥

Tips:
  1.  有个地方可以玩水,叫啥名我忘了,在翠谷瀑布附近,很多大人带着小孩在玩水。想玩水的话最好带个能下水的鞋;
  2.  漂流值得体验,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水工作,穿雨衣雨鞋!只要不被淋湿,你就能体验到漂流在亚马孙河的感觉。
 
    DAY 4,西江千户苗寨-贵阳甲秀楼。
    我们前一天晚上到达了西江千户苗寨,在苗寨住了一晚。山里面雾气大,床单被套都很潮,一股发霉的味道。作为一个北方人,住得有点难受。来之前做攻略大家都在说苗寨的夜景有多美,我完全没感受到,就是半山腰有很多亮着的灯。如果你去过很多别的古镇,那就没必要来这里了,全国的古镇都一样,商业化的味道太浓。苗寨基本上就两条主干道,一条商业街,一条小吃街。小吃街又脏又乱,比起丽江古城来差远了。虽说都是商业化的古镇,丽江最起码干净呀,小桥流水,还有很多花花草草。苗寨的小吃街就是满地污水和苍蝇。小吃街的烤黑毛猪肉串味道很好,酸汤鱼太酸了,不是很好吃,腊肉也太腻吃不下去。路边到处有阿婆卖蓝莓,10块钱一盒,又大又好吃。
 

    清晨从观景台看苗寨。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依山势分布的吊脚楼,错落有致。
 

    这些大多是旅馆。


    山谷有一片花田,进去还要额外收费,觉得没必要,就没进去,只在外边拍了几张照片。


    这条河其实有点脏,岸边苍蝇很多。不过拍出来还挺好看的,有建筑有树有河,很多游客租了衣服在这里拍照。
 

    中午的团餐是长桌宴,就吃个热闹,并没有多好吃。


    我租了套衣服拍照,租金20-50不等。这一套是50的,非常精美,上面的图案都是刺绣的,我看了一眼就爱上了。以前在景点拍照租的衣服都是印花的,这一套与众不同,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银饰叮叮当当的,走路特别带感,就是有点儿重。穿着这套苗族服饰,好多路过的游客都要和我合影。我身后好像是4号风雨桥,苗族人把这种桥都叫“风雨桥”。


    晚上回到贵阳,去了趟甲秀楼。甲秀楼建在南明河上,是贵阳的地标建筑。夜景不错,是个散步的好地方。贵州的“瑞银鸟”银饰比较有名,潘大师的苗族银饰工艺是非遗,我买了个银碗和手工老银镯。这个镯子造型非常独特,因为是老银,戴着沉甸甸的。

Tips:
  1.  西江千户苗寨不建议去,这是我这趟行程中最不喜欢的景点,商业化气息太重,还有点脏乱。可以去其他稍微原生态一点的苗寨侗寨;
  2.  如果去了的话,爱美的姑娘一定要租50的衣服(不知道其他地方价格如何,总之就是最贵的衣服)拍照,和20块钱的衣服完完全全不一样,这么好看的衣服我在别处没见过;
  3.  据说苗寨的一家卖朱砂的店老板是铜仁的,这家店的朱砂好,所以我买了几件朱砂配饰。
 
    DAY 5,黄果树瀑布,游览路线:天星桥-黄果树瀑布-陡坡塘瀑布。
    一说到贵州,最有名气的就是黄果树瀑布了。我记得小学课本里写过“还没走近就远远地听到了水声”,果然是这样。离得越近,水声越大,如同雷声般轰隆隆直响。离瀑布最近的观景台,空气中都是小水珠,落在脸上一片冰凉。景区人太多了,都没拍到几张好照片。返回的时候坐大电梯上来的。 天星桥景区主要看树、石、洞融合在一起,尤其是树,盘根错节,姿态万千。还有生日石,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日石合影。

     远看黄果树瀑布,如同穿梭在翡翠间的一条银链,从高山之巅倾泻而下。
 

    陡坡塘瀑布是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宽100多米。
 
    DAY 6,肇兴侗寨-堂安梯田。
    这是这次行程中最满意的一站。与西江千户苗寨相比,肇兴侗寨没有过分商业化,游客比较少。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声喧嚣,只有流水声和鸟叫声。稻田里养了鱼,我一个北方人第一次见到,蹲在地埂上看了老半天。早上的空气格外清新,山谷间笼罩着一层雾气,如仙境般美妙。

 
    从观景台基本上能看到侗寨的全貌,与田地各占一方,隐藏在这深山老林中,如同世外桃源。


    寨子里有个博物馆,里面有很多染坊,可以体验蜡染,作品能带走。
 

    在街边看到几位老人在下棋。似乎街头老人比较多,有很多坐在桥上、树下纳凉。

    在河边找了个小店坐下来休息,要了杯绿豆汤。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还有一个作坊里机器运作的声音。坐在这里,心里面非常平静,前段时间的各种焦虑一扫而空,整个人都放空了,没有任何杂念。时间缓慢地流过,在这里坐了一下午。很想住上个五六天,可惜返程的机票已经提前订好了。

 

    有人在河边晒辣椒和毛豆。
    沿着寨子的主干道往山上走,就能走到堂安梯田。侗寨有直达堂安的车。路很窄,全是弯道,真实地体验了什么叫“山路十八弯”,一般的司机根本没法把车开上去。堂安也是一个侗寨,比山下的侗寨更原生态。我猜这里的人们主要收入是靠旅游业吧,寨子头上都是旅馆和饭馆。如果没有修这条“十八弯”的山路,如果没有游客来,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应该很落后。对于大山里的人们来说,要想富,真的得先修路。  

    靠近寨头的这些建筑,大多是新修的,以旅馆和饭馆为主。
 

    我们爬得很高很高,感觉伸手就能触到云,眼前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景色美到震撼人心!没有任何语言能描述这种美,只想安安静静地欣赏,不让任何声音成为这片安静中的噪音。秋天来看梯田的话颜色丰富,会更美。


    小溪边有一位老人在洗衣服,很多苗族、侗族的阿婆都会在头顶扎个这样的发髻。这样的画面只在电影中见过。


    越往寨子里走,路越难走。没有了铺好的马路,都是这种石板路,穿着凉鞋爬台阶有点艰难。这是当地人的住所,这种吊脚楼一般有三层,一楼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储存粮食。


    山上流淌下来的水在这里汇聚,形成了一个池塘,池塘里养了鱼。旁边有一个高台上的水是干净的,有人拿着勺接了水直接喝,我有点好奇,站在旁边看了会。一位阿婆走过来要喝水,看我站在旁边,以为我渴了,问我要不要喝水。我在侗寨溜达了一圈,觉得这里的人们很淳朴、热情。

 

    苗寨和侗寨的建筑很像。怎么区分呢?侗寨里都会有这样的鼓楼,苗寨没有。

Tips:
  1.  交通。坐高铁从贵阳到从江,高铁站出来就有汽车站,坐汽车直达侗寨。侗寨内很多地方都有去堂安梯田的车,很方便;
  2.  对于想找原生态感觉的人,极力推荐肇兴侗寨!而且,一定要去堂安。
  3.  别买手工艺品,都是机器制的,越往山上走越贵,还不如淘宝买。要买就买手工刺绣的,那价格更贵了,不过收藏价值和意义高一些。
 
    DAY 7,原计划早上去趟青岩古镇,结果耽搁了没去成,下午就返回了。
    关于吃

    美食简直太多了!
    推荐:
    1.  包浆豆腐。我原本是个不爱吃豆腐、米粉的人,结果贵阳的包浆豆腐让我吃到大喊“再来一盘”;
    2.  牛肉米粉、肠旺粉。吃了贵州的米粉和米线我觉得我以前吃的都是假的,我一个不爱吃米粉的人,在贵州的每一天几乎都会吃碗米粉;
    3.  辣子鸡。辣是真的辣,好吃也是真的好吃,量还很多;
    4.  烤鱼真便宜啊!一斤江团才38,我们这里一斤88;
    5.  水果豆花、冰粉都是很好吃的甜品,和肉混搭解腻;
   6.  贵阳特色烙锅也要尝试一下,就是把很多菜放在平底锅上烙,沾着辣椒面吃。
    不推荐:
    1.  鱼腥草(折耳根),这玩意儿有人很爱吃,我第一次吃都快把我给吃吐了;
    2.  刺梨。酸涩难以入口。超市有卖刺梨干的,用很多糖来腌渍,基本上只有糖的味道。
 




 

    这一趟贵州之行总体是非常满意的。原本行程计划里有梵净山,但是没约到票没去成。贵州的景色很美,好吃的也很多,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也非常有特色,回去之后我给很多人安利了贵州。如果还能再来,我想去肇兴侗寨住上几天。但是贵州的景点都比较分散,路程遥远,交通中转不便,旅游服务跟不上。这里的山水这么美,却缺乏宣传,一提到贵州大家最多能想到黄果树瀑布,这还是小学语文课本的功劳。

    贵州多山地,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的途中,见到最多的是这种高架桥。之前看过的很多纪录片中,只要提到交通,必然要说云贵高原的路,贵州的很多高架桥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如果没有这些穿梭在崇山峻岭中的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要花费多少时间啊。以前少数民族住在大山里,因为交通不便,基本上一辈子都出不了大山。现在国家投资了这么多钱,先修好了路,然后建好了学校,来帮助这里的人脱贫致富。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去揣测别人,根本感受不到当地人的心情。我们经常在排队窗口看到“军人优先”的标语,我在侗寨看到的是“军人和教师优先”的标语,就这几个字,能体会到当地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足以看出学习文化知识对他们多么重要。看看他们的生活,我要更珍惜我现在的生活。



Ta的路标

  • 专辑大神
  • 爱转发
  • 专辑小子
  • 专辑初体验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