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326884312350194&wfr=spider&for=pc
我的笔记:
按理说offset函数我已经写过了,但我最近发现他和index函数好像啊
OFFSET函数的语法:
OFFSET(Reference,rows,cols,[height],[width])
l reference是相邻单元格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l rows可以是正数(在起始引用下面)或负数(在起始引用上方)
l cols可以是正数(在起始引用右侧)或负数(在起始引用左侧)
l height必须是正数,返回引用的行数
l width必须是正数,返回引用的列数
l 如果忽略height或width,那么使用起始引用的大小
INDEX(array,row_num,column_num)
array是一个数组常量或者单元格区域
顺便学到了这种表格的解法,以前我都不会

=INDEX($E$2:$G$10,MATCH($B$2,$D$2:$D$10,0),MATCH($B$3,$E$1:$G$1,0))
或者
=VLOOKUP(B2,$D$2:$G$10,MATCH(B3,$D$1:$G$1,),)
首先是一个小知识点,什么是R1C1样式
何为A1引用样式?
这里的A就是列号,即A列;
这里的1表示行号,即第1行;
所以在A1引用样式下,第1行第1列,用A1来表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A1单元格。
何为R1C1引用样式?
这里的R就是Row的第一个字母,R1就是表示第1行;
这里的C就是Column的第一个字母,C1就是表示第1列;
所以在R1C1引用样式下,第1行第1列就是用R1C1来表示。
(虽然这个的确非常少见)
INDIRECT语法:=INDIRECT(引用区域,引用格式)
一种是A1格式直接忽略或者选择1(True)另一种是R1C1格式必须输入0(False),一般这种格式不常用


再回顾一下,当作复习了
首先是源数据区命名,根据情况选择首列或者首行
然后一级菜单里,数据验证中序列来源直接选择刚刚选中的首列或首行
二级菜单里,来源写输入公式=INDIRECT($A2)即刚刚一级菜单所在的单元格
还有一个多表引用的
如果表格一致,这里可以直接使用SUM求和函数快速实现多表求和。
在总表中输入公式=SUM('1月:4月'!B2),之后向下拉动即可
若是表格不一致,就需要借助INDIRECT函数来实现。
=SUMPRODUCT(SUMIF(INDIRECT(ROW($1:$4)&"月!A:A"),$A2,INDIRECT(ROW($1:$4)&"月!B:B")
好长一公式
今天的内容好难啊,学了我蛮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