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的做题顺序是:常识-资料分析-言语-判断-涂卡-数量。当然,大家按自己觉得舒服的顺序来最好。
考场节奏不能乱,务必要控制好时间。
1️⃣常识5分钟。利用打铃前的时间用手指甲划上答案,开考后5分钟内一定要做完。常识蒙题要结合时事,以正能量为指引,善用排除法。“正能量”怎么用呢?比如选与国家大政方针一致的,同时出现多位领导选级别最高的……蒙也能多蒙几分。
2️⃣资料分析要在20-25分钟内完成,争取不错,最多允许错2个。
3️⃣言语和判断按照自己的习惯控制好时间。言语不要纠结,不犹豫,不要反反复复浪费时间。
言语不要纠结不要纠结不要纠结。
千万不要纠结不要纠结不要纠结。
重要的话说7遍。
我的时间分配是言语35道约25-28分钟,判断要保证正确率,30道35分钟。
4️⃣涂卡10分钟,看好横竖顺序。
5️⃣接下来做数量关系,做一道涂一个。一定要挑着做,不会的赶紧跳过。
以上是时间分配,下面谈谈具体实践。
这可能是我的独家秘方,目前还没看到有人分享。
我会在准考证上写上时间分配,不是简单写写每个模块的30分钟,而是细化到:
9:00-9:05常识
9:05-9:30资料
9:30-9:55-9:58言语
10:00-10:35判断
10:35-10:45涂卡
剩余15分钟安排数量。
就是这样,给卡的死死的。主要是方便了自己,我看一下手表就知道做题速度是否要调整,不用再回头计算时间用了多久。对我来说,言语和判断是容易拖进度的,所以有几分钟机动时间要算进去。资料分析如果20分钟可以完成,那么数量就有20分钟可以用,足够把会做的可以拿分的全部做完。于是我的120分钟,在习惯的做题节奏感中是可以做完所有题目的。
用心去做每一个小细节,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水到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