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快乐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672316
被屏蔽了,进群➕ wanzi20245备注路口

分享一些知乎上关于职场工作的经验

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检索时看一看,不间断更新~
转自知乎:
——
1、 个人的成长速度一定是和企业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
速度快,空间就大,你能接触到的新鲜技术、模式、方法的机会就多,个人的发展天花板才能不断提升。试想如果是在一个每年各项经营数据增长不超过10%的环境中,你再怎么扑腾,也扑腾不出这十个百分点的大圈子。在飞机上走路,相对地面速度可以超过800公里每小时;你在大巴上即使能以博尔特的速度奔跑,相对速度也超不过时速200公里。这就是载体的重要。
2、 其实真正的从业黄金期也就是从22岁到40岁的这18年。
(姑且以统本毕业的22岁为正常职业起点)粗略地来看,这18年可以大致分为入门期(22-26岁),成长期(27-30岁),成熟期(30岁以后)。当然每个人的发展速度不同,少年发达的有之,30蹉跎的也大有人在,互联网的最大好处在我看来就是人才发育速度的非线性。但从我们近万个统计样本来看,上述分拆大致成立。既然有了这样的分期,那么在不同的分期里,各自的职业诉求也会大相径庭。
3、 处于入门阶段,通常懵懵懂懂,还看不清前面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学习正规的专业技能为首要任务。于是如果有大公司的Offer,我们通常会建议考虑进入。当然,能在校招中就拿到知名企业Offer的毕竟是少数,那些拿不到的怎么办呢?不太建议去很初期的创业公司,这样的公司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要的都是即插即用型人才,没人有时间精力来慢慢教你,会让你本来的迷茫更加迷茫。即使成熟大公司没机会,也还是要优先考虑上点规模的企业,学习的环境会好些。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入门级选手来说,有时选择好的直属老板要重过选择平台,当然这是在平台没有实质差距的情况下。好的老板有能力,并且有意愿带你,这是实质性利好,远比把你扔到一个空旷的大平台上蒙眼裸奔要好的多。
4、  大公司,人多,之所以能够承受“大”的规模 , 是因为 它在成果层面,已有了明确的盈利模式 ,
 在过程层面,有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做支持,并以此构成良性循环。 而大多初创公司更多呈现的是一种自由状态,都在探索试错期。 大家都知道,职场做事要讲究方法,而这方法就是一种框架。其实,大公司具备的盈利模式、培养体系,也都是框架的表现形式。
当然框架并不是啥时候能好使,《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这本书中提到过:用框架解决问题时,第一,你可以自上而下地选用框架,如果不合适的话,改良改良再拿来用;第二,你可以自下而上地构建框架。
大公司比较可悲的地方是,想要改良甚至是撼动整个框架太难了。所以有不少人碰壁后,跑出来准备自己构建个框架。
但是,正如解决问题一脸懵逼时,有框架总归总是好的一样,对于应届毕业生、一般职场人士来说,如果你在快速学习、输入阶段,建议你去大公司闯荡下;而如果你的能力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处在输出阶段,那么小公司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个人能力阶段来说的。
5、 与工资比起来,平台才是最重要的。
-- 我的基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两个背景差不多的同学,毕业去了银行,一个总行、一个支行,过了三年五年,两个人的奋斗和努力程度都差不多,总行的已经到了下到分行可以做副行长的级别,而支行的只是做到了支行的中层,差距已经产生了,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原因就是,更大的平台,天花板更高,而天花板下的空间更大、能摆得下的座位更多。
-- 现在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面临大公司or小公司、成熟公司or创业公司的问题,而我在大中小公司都待过以后,必须得说,年轻人在职级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哪怕牺牲点工资也要优先考虑大的平台。小平台宣传的优势,比如弹性、轻松、好玩,很多时候只是管理不规范带来的隐性福利,并且作为现金和生存压力更大的小公司来说,这些方面给了你福利,其他方面是一定要找补回来的,比如加班压力、比如五险一金的欠缺、比如各种节假日福利的缺乏、比如各种人事财务手续的不规范。而大公司,未必就管理僵化、缺少活力和人性关怀,相反可能会给你更多接触到优质资源的机会。小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有可能可以快速地拿一个高的title(必须建立在公司健康存活、项目不断的基础上才有意义)以及期权股份(同样必须建立在公司健康存活、项目不断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6、 “如果你坐上了一艘火箭飞船,不要问什么座位号。赶紧上车。“ 
这个建议为她的职业生涯快速发展打开了大门,她后来成为了Facebook的COO。
更快增长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责任。在快速发展的公司,往往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意味着你有充分的机会去学习,有很大影响力。增长也意味着它更容易吸引人才,这反过来又使得它更容易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以产生更多的增长。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增长导致停滞和政治斗争,员工可能会视野局限失去分享的机会。最后变得更难找到并留住人才。
按照桑德伯格的思想,你可以找到下列特质的公司,它们规模不断壮大基于某种增长指标, 比如每周活跃用户的增长速度,全年性收入,员工人数,或者一些核心业务考量。公司一般都会保护这些数字,所以你要尽可能去找到它们。即使在更成熟的公司,不同的团队根据公司重点以不同的速度发展。找到那些正在成长的地方提高你的学习速度。
7、 在大公司往往不会以为自己很能干,因为牛人实在太多。
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环境下还是盲目觉得自己很能干的话,就该好好反思下自己是不是眼界太浅了。
如上面所说,严谨的流程和制度能帮助应届生更快、更系统地建立起整个大的概念,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仅仅做完。私以为,对于应届生来说在小公司「真的让自己变得能干」只是表面上的能干,仅仅是做了很多方面的事情,但事情做得是不是足够好呢?没有更高的眼光这样去做事情,很容易把自己变成「能干」的井底之蛙。
当然,大公司烦琐的流程制度、相对机器化的工作确实有比较大的弊端,但对于应届生来说这些流程和制度是利大于弊的,盲目追求自由最终只会失去自由。
8、有大公司从业经验的人,就业选择面会更广。
如果是有大公司经验的人,想去别的大公司或者小公司都会比较容易,只要价钱谈得拢。
所以答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30岁以前的跳槽者,有机会一定要去大公司锻炼,锻炼几年之后,你可以再看看是否有好的创业公司的机会。但是对于30岁以上的有大公司工作经验的人,去小公司就能做高层、拿股份,而且自己对创业团队的管理层有了比较有把握的判断力,而且自己也还有激情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考虑去小公司了。
9、大公司的优点:
1、钱多,工资起点高。
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大公司的薪水比一般的中型和早期创业公司薪水会高出不少,毕竟对阿里腾讯这种数千亿美元市值的巨头来说,一年几十万的工资对他们来说都是毛毛雨,而一个好不容易融资几百万的小公司来说,一年几十万的工资是不可想象的。
2017年秋招,包括谷歌、微软、BAT在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给AI、大数据方面的人才开出了50万元以上的年薪,一般的硕士学历的工程师的薪水也在20万以上,本科生接近20万。根据我身边的例子,2016年,有个运营妹子以实习的身份加入BAT中的一家,转正之后的年薪在15万左右,一年之后就涨到了20万,无论起薪还是涨幅都还是相当可以。如果她去的是一般的小公司,还做同样的运营工作,第一年的月薪估计在6-8K之间,一年后最多涨到10K,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2、待遇好,各种福利。
大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利相对都比较好:全额缴纳社保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一年10天以上的带薪年假、一年至少一次的国内外团建等,都是很多小公司不能满足的,一般的小公司为了避税,都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保险和公积金,一年能有5天年假就不错了。
除此之外,以BAT为首的大公司针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还能提供一些北京、上海、深圳的落户指标,还能为一些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工作居住证、无息贷款等隐性福利。这些对身在北京的北漂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之外,免费早餐、免费水果、加班打车报销等小恩小惠,对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3、有保障,制度完善。
大公司保障会好一些。虽然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导致很多从业者内心浮躁,跳槽频繁,但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内心都还是希望能在一家公司稳定的待上两三年,而不是频繁的跳槽。这时候,大公司的优势就很明显的提现出来了,如果你毕业能在一家公司的核心部门,比如百度的大搜索,阿里的淘宝,天猫,腾讯的QQ微信,只要你的能力不是特别差,稳定的待上3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便你去了这些大厂的边缘部门或者新业务线,即便这个产品被砍掉,你也有选择transfer到公司其他部门的机会,再退一万步,即便被裁员,也还有至少N+1的补偿在等着你;而小公司一旦碰上了资金链断裂或者业务转型,你面对的将是直接被裁员,而且还不一定有N+1的补偿。
4、能学习,有大牛带。
可能很多人会说,大公司都已经非常成熟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你的上级不晋升或者离职,那你永远不会成为那个上级,但这是对那些有多年经验的“老人”适用的。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公司有各种各样的牛人,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运营,在他们的带领和指导下,你的工作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你去做一个用户上亿的产品,你遇到的问题,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以及对整个行业的把握,跟你去做一个用户几万几十万的产品,是完全不同的。
同时,在大公司会有多种多样的晋升通道,比如百度、阿里设计的专家岗和管理岗,当你到了一定的级别之后,你可以选择你作为一个管理者,去带领团队;也可以作为一个专家或者架构师,去专心的研究技术和产品。而小公司虽然看上去发展空间很大,但一来是领导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带你,二来是小公司猝死几率太高,最近几年,一家公司做个一年半年就死掉的案例真是非常多见。
5、开阔视野,心理满足。
在大公司,你往往能发现自己部门里有各种你仰慕已久的大牛,也有各种清华北大,哈佛斯坦福的学霸,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能跟这些大牛平起平坐的你本人是多么的牛逼。同时,当你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会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分享平台会邀请你去讲课,去给更年轻的学弟学妹传道授业解惑,你一定会有飘飘然的感觉,感觉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这个,是一般的小公司所不能满足,君不见现在各种知识分享平台充斥着各种前百度运营经理(没错,正是在下),前阿里产品专家和前腾讯高级产品经理这样的大公司员工么?









Ta的路标

  • 爱转发
  • 受欢迎
  • 如鱼得水
  • 赞不绝口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相关话题
路口有个树洞
关注
680903内容 | 97415人关注
话题内容推荐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