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乐官方客服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559374
关注蜜乐汇 微信ID milehaitao

第一周的婴儿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松田道雄著《育儿百科》整理



出生当天的婴儿
婴儿出生时体重如超过2500克,就可以认为度过了人生的第一关。体重低于2500克时,诊断为低体重婴儿或未成熟婴儿,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康婴儿的标志是:肌肤红润,富于弹性;哭声响亮,手脚活动自如。
人们常常担心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排尿,正常应在24小时内排尿。健康的孩子也有在48小时后排尿的。用白色尿布时,看见砖红色尿液可能会大吃一惊,这是由于尿中含有尿酸盐的缘故,可不必担心。24小时内出现第一次排便,大便呈墨绿色或黑色稠糊状,称其为胎便。胎便是由肠道经蛋白分解酶作用转化而成,因含有胆汁而呈绿色。
刚出生的婴儿,尽管有时也哭一哭,但几乎始终处于睡眠状态。头大多呈椭圆形,通过产道时因受压可出现头皮肿胀(产瘤),有如橡胶感,初产妇或高龄产妇所生的婴儿头扁的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可自愈,不必为考虑如何用枕头来矫正,此时最好不用枕头。触摸头部时,在顶部发现柔软无骨区域,会感到很惊讶,其实这就是囟门,是头骨间所形成的缝隙,有利于胎头在通过产道时改变形状。囟门大小不一,具有个体差异,生后到两个月左右变大,但不必担心,9~18个月左右关闭,其关闭时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未成年人囟门较大,关闭也晚。
脸好像有些浮肿,特别是眼睑浮肿者多见。可能还会注意到婴儿出现眼眵,这是护士为了防止出现淋菌或衣原体性结膜炎而用硝酸盐或抗声素点眼引起的反应。也不必担心女孩的鼻梁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高起来。
脐带的结扎处由于出生时盖上了看不见,揭开纱布时看见黑青色的脐带残端时会感到很可怕。男婴会有阴囊水肿,但可自然消失。女婴刚出生时,小阴唇比大阴唇大,看上去好像长了什么东西,这也会自然恢复正常。
婴儿的体位和胎儿在子宫内中的体位相同,头位出生的孩子,头向前屈,下颌靠胸,背部弯曲。肘部屈曲,握拳向内,称O型腿,腰膝关节屈曲,脚背屈,足底向前露出。
许多在寒冷季节出生的婴儿,出现手脚末端发育,但这与心脏功能无关。查看后背时,在腰部可看见青涩的胎记,称母斑或蒙古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颈前,眼睑和鼻翼等处,可见形状不规则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痣,1岁左右也会自行消退。鼻部皮下可出现数个小的斑点。此系扩张的汗腺,也可自行消退(痱子)。
热了不出汗,也不流口水,与分泌腺尚未发育完全有关。眼睛尚不能看见东西,但可听见大的声响,强力关门时,婴儿会一惊。婴儿出生时体温与产妇相同,以后可下降1~3°C,在8小时后体温降至36.8~37.2°C,呼吸频率每分钟35~50次左右,脉搏每分钟120~160左右。
目前,产院因为工作比较忙,将婴儿放在新生婴儿室,与母亲分开。但刚出生的孩子应尽可能与母亲安排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增加母子间感情联络。母子同室并非只是为了让母亲安心,据报道产后婴儿远离母亲者,受母亲虐待者较多。
 从出生到生后一周
婴儿出生头部严重变形,颜面浮肿,但在1周内会变得越来越可爱。营养充足的婴儿几乎整天都在安睡,有时睁开眼睛,但还看不见东西,一切平安无事,但对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来说,会觉得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大部分均为生理性的,任何孩子都可能出现,根本没有必要治疗。现将这些“事件”列记如下。
一般在出生后第三天可发生新生儿黄疸,皮肤出现黄染。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乏氧的状态,所以血中红细胞数较多。生后环境中的氧气增多,不在需要过多的红细胞,而在体内破坏。红细胞破坏时产生的胆红素,属于一种色素。须经肝脏处理后排出体外,但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而使胆红素聚集于血中,引起黄疸。此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置,在一周左右自行消退。半数左右的婴儿可根本不出现黄疸。
生后4~5天到2周左右脐带脱落,可以不涂任何东西。过去常在脐带脱落后涂次没食子酸铋粉。但由于该粉长时间残留于脐部,刺激局部,影响脐部的干燥,现在很少使用。出生时皮肤很红的婴儿,过了1~2周,就像人们在海水浴后皮肤灼伤一样,表面掉下一层很薄的皮,这也不必做任何处置。
生后第3~4天,黑色的粘便消失,孩子排出母乳或牛奶消化后的大便,看见这种的大便便可知道肠道是通畅的。
有时手出现细微抖动,手脚突然回缩。这种现象可在半年之内消失。
生后第四天到第七天,不少婴儿乳头部位发生肿胀,按压时无痛苦表现,有时还可出现泌乳,男婴也可出现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婴儿从母乳中摄取了促使母乳分泌的各种激素所致。2~3周左右消失,但有时6个月后仍遗留有结节,但最终会消退。部分婴儿在乳头与腋窝间出现米粒大小的副乳,可不必担忧。女婴阴道中出现乳状流出物,有时还含有血液。乳头部位肿胀、流出物等现象的出现,与在子宫中从母体内获得的激素突然中断有关,均可自行痊愈。
第3~5天,由于摄水量不足,可出现发热(38°C),过去称其为新生儿一过性发热。自从实行生后12小时内摄乳以来,这种情况明显减少。如果出现体温升高,只补给水分即可退热。偶尔可在婴儿的牙龈上发现白色珍珠状物,像长了牙似的,大人可能会大吃一惊。此现象有时可持续3~4个月,以后自然消退。同样的东西也可出现在上颚。
婴儿的个性首先表现在大小便的排泄上。有的孩子排尿间隔长,排尿次数固定;而有的孩子1天排尿10~15次,间隔时间也不固定。有的婴儿每日大便10~15次,而有的孩子每天只排一次便。大便的性状也各不相同,同样是母乳喂养,有的孩子的大便发黏成金黄色,而另一些孩子的大便呈绿色含许多白色颗粒及黏液。用牛奶喂养的婴儿,有的大便发白,有的发黄。但就大便而言,不能说这种大便好,那种大便不好。如果孩子生长发育正常,不用在意尿便的色泽或性状。
其三,婴儿的个性也表现在吃奶的方式上。有的孩子吃3~4分钟,就累了不吃了,轻轻碰一下面颊或动一动口中的乳头,再吃2~3分钟,就这样仅一侧的乳房能吃上20多分钟;而有的孩子一个劲的吃,不到10分钟就可以把一侧的乳房吸干,再吸另一侧的乳房,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生后第一周这段时间,同一个孩子其吃奶的方式并不固定,多数婴儿每天吃7~8次,而有的孩子只吃5次。有时吃得好,有时吃得不好。并非每次吃的都一样。吃完奶后,有的孩子将吃多的那部分吐出来,而有些孩子根本就不吐。
生后第一周内婴儿的体温多在36.7°C左右,上下午温差不超过0.1°C,环境温度过热,也可使体温升高。脉搏波动在120~160次/分之间,呼吸为每分钟40次左右,呈腹式呼吸。
在医院中采用美国式的睡法,即婴儿出生后立刻让其俯卧着睡。这是产院为了监护方便,将婴儿与母亲分开,集中在新生儿室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婴儿出生后不久常出现吐奶,取俯卧位头睡觉。常吐奶的孩子,可用坐垫或毛巾垫在婴儿的后背让其侧卧。因孩子常发生吐奶而取俯卧位时,容易发生孩子把自己的头埋到吐湿的被子里的危险。为了不使被子被弄湿而铺上塑料布的做法则更加危险。荷兰、新西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不许让婴儿俯卧睡眠的活动,使婴儿猝死的发生率下降了一半。
猝死发生的原因并非全部与窒息有关,与俯卧睡眠似有一定的关系。以前提倡婴儿俯卧睡眠的美国,目前也推荐侧卧睡眠。

Ta的路标

  • 受欢迎
  • 我来了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