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呢,个人有点懒的,加上年前出货工作忙,
一拖拖了那么久。
看到有亲来问我怎么不来更新了,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啊~~
于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个绝对是年龄暴露梗……)
之前有亲说了,回料这个事情,各行各业里都存在的。回收再利用,也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但是呢,介于我国长期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风气有点急躁,加上商人逐利,这事情吧,真要好好说清楚。
比如说食材的回料。
之前看《火星救援》(好片,个人推荐~)NASA用技术拿人类的尿液回收再生饮用水的,他们的说法是“在国际空间站上,明天的咖啡,是由昨天的咖啡煮成的。”利用率大概是93%多,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查查资料啥的,挺长见识的。
而然,我国的商人们却玩这招:N年僵尸肉回炉当炸鸡块。(最后居然不了了之我也是谢谢你这和谐社会一家门啊。)
同样是再利用,一个是花很大的精力去重新赋予价值;一个是简单粗暴的榨取利润。
很不幸,我们处于一个后者偏多的工业社会。
衣服的回收利用,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去想像的。
小的时候,我有过母亲把旧毛衣拆了,拿开水烫,绷直,晾干,再重新织一件的回忆(再次暴露年龄)。
读专业课的时候,又有过旧衣改造的课程,拿旧牛仔裤做裙子什么的,整整3个礼拜就在那里绞脑筋修修改改的。
所以,我知道,旧衣的回收再利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亲身经历的回毛料是面料厂卖不出去的旧面料,专门有人来收购。问清楚以后才知道是拿去做回料的。
据说是绞碎打散泡烂成浆重新织面料。
这样基本破坏了纤维结构,什么手感啊,柔软啊,蓬松度啊,缩水啊等等这种就不要想了。
可惜具体的操作过程未能亲眼所见。按我家面料采购的说法,这种料化学助剂加了挺多,工厂的气味挺大的。
这种回料,回收的时候尽量挑的是纯料,就是100%羊毛,100%涤纶什么的,中间过程还有工人分拣类别,最后成品是能说清楚面料成分。
除了担心化学剂可能超标,这种回料在价格上十分的有优势,又能通过部分检测,基本上平价品牌应该都有在用回料的。
就以羊毛为例,快回想一下,当你去HM、ZARA、优衣库等等的时候,是不是同样的纯羊毛衫,有些羊毛衫有羊毛标志,有些仅仅标明了100%羊毛?(我把品牌打马赛克了 )
这2种料咋一摸觉得好像差不了多少,成衣售价区别也不大,就是回去洗一次就露原形。
所以这样的购物体验就使得平价品牌经常有两级化的评价:有人会说我再也不买XXX牌了,就是垃圾;也有人会觉得,性价比挺高的呀,也不是那么差嘛~

如果说,上面的回料还能登堂入室,
那么,我要再提个更丑陋的可能性:
大家知道中国每年也多少旧衣服的产生吗?
没概念吧。
我就说一个事情,之前网络上有给边远地区的小朋友寄旧衣服的那种帖子对吧,你们如果去关注一下后续,一般会发现,不到半年,这个地区的学校或者教育局就会被堆积如山的衣服搞的“不堪重负”!!
注意哦,这个应该还是少数热心人自己花钱寄过去的哦。
那么,日常生活中主动丢弃的旧衣呢?
你觉得它们是和别的垃圾混在一起焚烧掉掩埋掉,
还是,被拾荒人员清理出来卖钱?
还有一提的是,中国还有群更无耻的进口洋垃圾的商人,就包括旧衣服。那么,成吨的洋垃圾,除了当二手古着卖,是不是应该还有别的处理方式?
想像一下吧~
如果工厂可以拿旧面料再生面料,旧衣服呢?
还有,旧衣服除了要按成分分类,按道理是不是应该加上清洗消毒的步骤?
而这样的步骤是不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工厂会去进行吗?
我的朋友曾经淘到过一件80%羊毛,20%化纤的呢子大衣。
她问我怎么样,我当时就迷茫了,20%化纤是什么料,尼龙?腈纶?黏胶?涤纶?还是什么混纺?
然后,感谢面料采购师傅帮忙,去了家大面料厂自己的化学实验室,确实是80%以上的羊毛,和不到20%十来种东西,有兔毛有棉还有金属成分……(这要是跑去专业检查机构按一种成分收200的费用标准,妥妥吓哭了。)
这种可能就最糟糕的回料的流向。
当然可能弄的有点人心惶惶了,中国每年的正常原材料还是供应的很足的,回料只是整体的一小部分。
所以稍微说下怎么鉴别,和一些建议:
一是成分不明不要买。便宜的过分的也不要买。
二是拿到衣服先闻下味道,化学剂基本都是有气味的,一件衣服上要是有奇怪的气味,就要注意。除了AF那种品牌,要是有比较浓烈香水味的衣服,也要注意下。
还有就是刚买来的衣服 ,泡水,不加任何的洗液,过会揉几下,拎起来,看看水面有没有散不掉的泡沫。有的话就说明助剂比较多,多洗几次再穿啊。
据学霸说,甲醛啊偶氮啊最后是会散去的,不过漂白剂难说了。因为我化学不是特别的好,反正这些据说都致癌的。建议大家买打底贴肉穿的,还是去商场。因为毕竟商场什么的国家有监管。虽然这个监管有时候是笑话,但是没有监管的更加可怕的。
最后嘛,祝大家都能过上买有品质的衣服而不用吃土的日子。
弄了个微信号,搜 “研究所小D” “sd13918395723”麻烦大家能加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