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体制内的普通人感受经济形式的变化会迟钝一点,因为收入一如既往地稳定(不多)。做生意的就比较敏锐。
同事买菜的时候听卖海鲜的老板闲聊,最近一两年,每天的营业额减少20%左右。
同事七八年前买了间写字楼,房租最高的时候是6000,疫情之后每况愈下,现在多少她没透露,今年已经空置好几个月无人租了,这是有史以来最长时间的空置期。
再说房价,老城区里的房子,没有电梯的,和两年前的房价相比,腰斩都不止,哪怕是有电梯的新一点的房子,房价也下跌了至少30%。
我一学生,今年研三,但是已经结婚了(对象是高中同班同学)。他和对象在研一的时候就偷摸领证了,因为家里有拆迁安置房,单独给这个男孩子的,所以结婚都没啥顾虑。女孩子的家长知道后挺不高兴的,更多的是气自家姑娘,为爱情冲昏头脑。
男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是男生的妈妈也不知道孩子偷摸领证啊,所以想事后补救,大概是一年多前,就想着给小两口买套商品房。都准备签合同了,女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说房子那么贵,还要贷款,反正小两口有房子住,干嘛花那么多钱去买房子,然后买房子的事情就搁置了。
结果今年,男生的外婆又得了安置房,给了男生的妈妈一套,就在他们当初准备买的商品房的附近。
女孩子的妈妈简直是神助攻,帮男方省了一大笔钱。毕竟2023年的时候,房价比现在高不少。
等男生毕业工作,他们就会办酒席,然后就准备生娃了。女孩子和我讲好了,她的娃要喊我奶奶的[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