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馆研究所小D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181623
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
谢谢大家关注我,今年打开路口的架势把我吓梦幻了

正好,我可以先有个小故事说一说。

貂绒这个品类,换成是1年前,就是14年上淘宝搜索,应该是凤毛麟角的。
这是啥吧,其实和貂没关系。
主体成分是兔毛,可能有些加点羊毛什么的,再混上化纤,把绒毛梳理出来的一种新工艺。
也不算新工艺,这种长毛绒的做法,很早就运用在化纤上了。但对于短纤的兔毛来说,梳的那么密就是工艺上的新突破。

14年的时候,这个品类一出来,各大纱线生产商都信心满满的打算推广市场。当时纱线展的时候,好多老外客人也表示很有兴趣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一切毁在了互联网上。
我记得是快11月底的时候,youtobe上有个中国女工活拔兔毛的视频突然的就火了。
现在应该还搜的到,可怜的兔子固定在架子上,发出了十分凄惨的叫声。
一般处理兔毛和羊毛一样,工厂是拿剪子推的。拔毛也有,但和杀鸡取卵差不多,兔子本身就不能长几次毛,直接变成肉了。
可能那天那个女工大姨妈心情不好,可能那天剪子有卡毛没人来修,可能是拍摄者故意要求摆拍,可能这家工厂就只做拔毛。总之,最后被拍下来放到网上了。
全世界的动保组织和爱心人士泪流满面了:“太残忍了!!!!!!!!!”“丧失人性啊!!!!!!!!”
“中国不愧是血汗工厂啊!!!”
还有一个比较极端的,我记得是韩国人做的视频,套上兔子玩偶服到街上狠抓一把路人头发,大意是“要是你是兔子,你怎么想”之类的。
话说得小清新者得天下啊。
民主灯塔美利坚的商家第一个跳出来了,先是gap,“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承诺不再出售非人道的兔毛类产品”,然后欧洲也表态了,zara、hm、topshop等等,几个大头都把话放那里了,基本整个北美和欧洲的零售商都一致了。
当时就是客人来了,摸到纱线很喜欢,一听是兔毛,就不敢要。怕到时衣服出来消费者抵制品牌本身了。
14年到15年的出口来说,除了小日本和老毛子,含兔毛的产品发去美国加拿大欧洲基本就是没有,数据可去生产商那里查的。(也算是一个年鉴类的事件了)
目前形势不好说,但我估计16年这股风可能最后会慢慢松了,但影响还在。(这也可以刷淘宝原单的一个参考,大货会比销售早一年半年,所以15年16年的产品,欧洲北美的品牌基本不含兔毛)

可是老外不买了,中国那么多兔毛还是在的呀!
于是,关键词“貂绒”就很快的在淘宝上火爆了,而且,国内很多品牌也用上了。
我觉得工厂发明“貂绒”这个词可能是混淆概念,尽量不要让消费者往兔毛上联想,还有抬高身价的意思。(但出口不行,要过海关,成分就要卯是卯丁是丁)
主要是看到有些店乱标成分说是100%貂绒,还是外贸单,这种做法就有点小白了。
各位可以去品牌店看看,这种貂绒的衣服成分麥上会标清楚具体的兔毛化纤比例的。(对,国家质检局会对所有进商场卖场的商品进行前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的,最喜欢罚款赚外快了)

那老外都不穿这种貂绒,为什么还有很多类似款式的街拍图片呢?
可能要感谢ps,可能这些毛茸茸的单品其实是马海毛。
我来推荐马海毛(此处应该有推荐款式店铺,然而我没去找,以后补起来)
今年南美马海毛协会来中国纱线展开了好大一个展台来推销他们的原材料,小d我当时摸到了很多可舒服的织片,几个大的纱厂也配合开发过一些,等价格和品质稳定以后,我预估明年淘宝上会流出比较nice的马海毛单品。
马海毛是常规产品,但今年的亮点是直接接触皮肤不那么的毛躁了。

虽然貂绒毛茸茸看着挺贵气,但实际上没有老外的介入,工厂的品味还是太接地气。
我是说纱线本身绒的比较过。
其实看街拍,好看的单品还是要看整体的和谐感,绒感不应该喧宾夺主。

好了,放街拍照片了,以后看到淘宝上好看的马海毛单品也PO出来的。么么哒~






Ta的路标

  • 受欢迎
  • 我来了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