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再读《原始体验的边缘》,深深的佩服他对理论理解之清晰透彻,除此之外,全文遣词用句无比贴近来访内心世界的绝望、孤独、无助、迷惘,我会因为他字里行间的那份理解而疯狂飙泪。
-
近来读奥格登24年翻译新作《创造性阅读》,看书名我寻思阅读能有多少创造性?读完才发觉,他有在认真的跟每个作者对谈,谈及他对于某个段落、某个理论的理解。
-
这几年也算浅浅入门读了一些大佬原作,冥冥之中也能够体会不同分析师之间理论看似大相径庭
,但又有其内在关联,理论与分析师本人的人生息息相关。我喜欢克莱因的赤裸直接,也爱温尼科特的温柔慈悲,也欣赏费尔贝恩的孤独与执着。比昂、罗伊沃尔德、西尔斯是《创造性阅读》中提到,但我目前没有接触过原文的分析师。比昂的晦涩劝退了不少读者,但在奥格登笔下,比昂的各种符号化居然是为了去除文字带来的理解偏差,似懂非懂。但不重要,这种像梦一样的感受恰恰是比昂追求的,没有肯定的、线性因果的分析,有的只是此时此刻我脑海之中突然浮现出的某个比喻、隐喻,yep,比昂的理论并不是在鼓励咨询师追求唯一的确定性。
-
阅读,其实也是在寻求理解、认同的过程,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着我们。表面上是我们看到了某段文字,某位作者,但实际上,我们脑海里相对模糊的观点、感受只是借由作者早一步被表达了出来,我经常边读边感慨:哦,这个人,TA懂我。
-
心理咨询中,最难的相遇,其实在书中更容易出现。
读书,着实是一件低成本的被看到的方式。
奥格登,确实是我解锁精神分析阅读新世界的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