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李娟快十年了,借着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让“娟”的书风裹挟着新疆的辽阔和浩荡,飘到宇宙深处。
专辑内容

1.《我的阿勒泰》李娟
李娟的文字自带一种随时随刻随地就可以阅读的舒适与自在。
《我的阿勒泰》盈满了李娟和母亲外婆细碎、流动的日常——
阿克哈拉村杂货铺里的“小鸟”牌香烟,和叔叔一起骑着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洗澡堂里氤氲的水汽,巴哈提家的小儿子,热烈的快乐的令人心动的乡村无舞会,以及蝗灾的可怕,采木耳的辛苦,迁徙的艰难。这些丰盈的生存景观像雪山之巅的光刺破宇宙深处的晦暗。
《我的阿勒泰》盈满了李娟和母亲外婆细碎、流动的日常——
阿克哈拉村杂货铺里的“小鸟”牌香烟,和叔叔一起骑着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洗澡堂里氤氲的水汽,巴哈提家的小儿子,热烈的快乐的令人心动的乡村无舞会,以及蝗灾的可怕,采木耳的辛苦,迁徙的艰难。这些丰盈的生存景观像雪山之巅的光刺破宇宙深处的晦暗。
2.《阿勒泰的角落》李娟
李娟太会写阿勒泰了,喀吾图、柳树林、冬窝子、可可托海……仿佛文字也浸染上阿勒泰辽阔又空荡的气质,像草原上蜿蜒的河流沉默、孤寂地流淌,随着季节的更迭开始丰沛,开始干涸。
在李娟诉说的这一方面角落里,我偏爱自然的丰泽,更偏爱人的自由。爱外婆的“老子”,爱住在冬窝子里的人,爱所有拼命汲取自由的力量。
在李娟诉说的这一方面角落里,我偏爱自然的丰泽,更偏爱人的自由。爱外婆的“老子”,爱住在冬窝子里的人,爱所有拼命汲取自由的力量。
3.《羊道·春牧场》李娟
“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是《春牧场》里艰辛又壮阔的迁徙之路。我们跟着李娟,跟着山坡上弥散开来的羊群,跟着乐观、坚韧的哈萨克牧民,开始感知自然的静穆与残酷,开始了解最后一支纯正的游牧民族,开始一场心灵上的跋涉。
我们从细腻明亮的文字中看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赤裸裸的困苦与艰难,也能看到他们面对自然的残酷、生死的迫近时自带一种坦然。这是久居城市的我们所不能感同身受的,就如我们向往这种生活,却不愿意和他们一起深入这种生活一样。
我们从细腻明亮的文字中看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赤裸裸的困苦与艰难,也能看到他们面对自然的残酷、生死的迫近时自带一种坦然。这是久居城市的我们所不能感同身受的,就如我们向往这种生活,却不愿意和他们一起深入这种生活一样。
4.《羊道·前山夏牧场》李娟
当我们开始了解这个民族,开始接近甚至融入他们的生活,我们是否能像扎克拜妈妈一家一样,对平均每个星期搬一次家能够坦然处之,对千里跋涉的动荡生活能够保留回甘?
哈萨克的游牧民族可以,他们深入大山深处,凭持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力量片刻不歇地“经过”,经过前山夏牧场的丰沛,经过群羊奔涌的惊天动地,经过方圆百里空无一人的寂寥,经过牧民的痛苦、欢乐与一生,经过荒野的无限宽厚与包容。
哈萨克的游牧民族可以,他们深入大山深处,凭持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力量片刻不歇地“经过”,经过前山夏牧场的丰沛,经过群羊奔涌的惊天动地,经过方圆百里空无一人的寂寥,经过牧民的痛苦、欢乐与一生,经过荒野的无限宽厚与包容。
5.《羊道·深山夏牧场》李娟
如果你恰在夏日时节读李娟,那么首选就是夏牧场。
“羊走过的路,也是人走过的路”。深山夏牧场是羊群的盛大狂欢,是人类的寂寥孤独,她以悄寂、丰腴的姿态迎接告别和相遇,迎接开始与结束。
我们跟随李娟,走过纤细而深刻的羊道,静候天空的云朵浩荡着雨水,看卡西怕骑马的身姿拖曳着远山的轮廓,抚摸斯马胡力给“我”的肩胛骨,感知“春天出生的羔羊,秋天死于无罪”的悲悯。
“羊走过的路,也是人走过的路”。深山夏牧场是羊群的盛大狂欢,是人类的寂寥孤独,她以悄寂、丰腴的姿态迎接告别和相遇,迎接开始与结束。
我们跟随李娟,走过纤细而深刻的羊道,静候天空的云朵浩荡着雨水,看卡西怕骑马的身姿拖曳着远山的轮廓,抚摸斯马胡力给“我”的肩胛骨,感知“春天出生的羔羊,秋天死于无罪”的悲悯。
6.《冬牧场》李娟
比起夏牧场的心驰神往,冬牧场的贫瘠寒冷让人望而却步。可也只有经历大雪封山的枯寂,简陋的地窝子才能彰显温暖。
冬牧场是单调、空旷、沉寂、艰辛的荒野,在这里的一切都是难熬的,羊群如此,人亦是如此。
李娟是坚韧的,她身体力行和牧民生活了一整个冬天。睡沙漠地带最简陋的“地窝子”,喝融化后带着羊粪的积雪,每天每天有做不完的活计——用铁锨铲厚厚的羊粪,去好几公里外的地方挖积雪,冒着雨去追迷路的羔羊……
身体的劳累是一种可以消解的痛苦,精神上的孤寂是不可言说的难过。李娟的孤独是捡石头时孤独的剪影,是对深埋地下的骨骸的深情,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生命的敬仰。
对于牧民的生活,她是平视的,冬牧场的艰辛是游牧文化的坚持与信仰,他们不需要我们的怜悯,他们自有自己的温暖和安宁。
冬牧场是单调、空旷、沉寂、艰辛的荒野,在这里的一切都是难熬的,羊群如此,人亦是如此。
李娟是坚韧的,她身体力行和牧民生活了一整个冬天。睡沙漠地带最简陋的“地窝子”,喝融化后带着羊粪的积雪,每天每天有做不完的活计——用铁锨铲厚厚的羊粪,去好几公里外的地方挖积雪,冒着雨去追迷路的羔羊……
身体的劳累是一种可以消解的痛苦,精神上的孤寂是不可言说的难过。李娟的孤独是捡石头时孤独的剪影,是对深埋地下的骨骸的深情,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生命的敬仰。
对于牧民的生活,她是平视的,冬牧场的艰辛是游牧文化的坚持与信仰,他们不需要我们的怜悯,他们自有自己的温暖和安宁。
7.《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
《遥远的向日葵地》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李娟的风格,用平淡的文字讲述耕种向日葵地的艰辛和困苦,讲述生活在地窝子里的妈妈、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以及一些鸡鸭鹅的日常。
书里最喜欢的就是李娟的妈妈,这个动不动就“操他仙人”的女人,坚韧且乐观。她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坚信能在荒漠上种出金光光、亮堂堂的向日葵;她又像一位孤独的斗士,固执地守望着他人不屑的、微薄的希望。
印象最深的是——天气太热,李娟的妈妈脱光衣服,赤裸着身体在辽阔的金色里劳作。这一幕,每每想起都觉得异常震撼,好像也只有新疆无垠的土地才配得上她的坦荡和自由。
书里最喜欢的就是李娟的妈妈,这个动不动就“操他仙人”的女人,坚韧且乐观。她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坚信能在荒漠上种出金光光、亮堂堂的向日葵;她又像一位孤独的斗士,固执地守望着他人不屑的、微薄的希望。
印象最深的是——天气太热,李娟的妈妈脱光衣服,赤裸着身体在辽阔的金色里劳作。这一幕,每每想起都觉得异常震撼,好像也只有新疆无垠的土地才配得上她的坦荡和自由。
8.《记一忘三二》李娟
我很怕回看《记一忘三二》,再多的诙谐也掩盖不住李娟小时候遭受的屈辱和暴力。或许她已经释怀了,因为要记一,忘二三。
那我们也只记“一”吧,记住李娟的平实诙谐,记住人生的广阔,记住“真想多交几个男朋友,帮忙扫雪”的轻盈与浪漫,忘记“青春被倒扣在铁通里”的痛苦,忘记随着外婆离开而滋生的悔恨,忘记课堂上连续不断的巴掌,忘记从四川到新疆的颠沛流离。
那我们也只记“一”吧,记住李娟的平实诙谐,记住人生的广阔,记住“真想多交几个男朋友,帮忙扫雪”的轻盈与浪漫,忘记“青春被倒扣在铁通里”的痛苦,忘记随着外婆离开而滋生的悔恨,忘记课堂上连续不断的巴掌,忘记从四川到新疆的颠沛流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