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和彩妆开销很大,所以很多人给学生党推荐热门开架。相对于买一些便宜热门开架,我更倾向于买大集团旗下产品。打个比方就是,哪怕没什么钱,我也不想买真维斯,我想买好牌子的原单。在此澄清一点,大集团旗下产品并不等于大牌。比如欧莱雅集团,旗下既有卡尼尔,也有欧莱雅,更有法兰西一枝花兰蔻。我这么主张的原因有三,一是大集团工艺成熟,使用感有保障,很少会踩雷。二是投入研发资金多,实验样本大,品控也更严格,即使出了事用户也多,会有很多人告他,因而理论上比小牌子更安全。三是很多集团,比如欧莱雅,他家的专利在集团内是共享的。只要等上一两年,低端线牌子就会用上高端线产品的技术。总结起来,就是用着更放心、性价比更高。然而,大集团里也分低端和高端,有的差别很大。我的倾向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不买大集团里的开架,而是选择专柜线。原因嘛也很简单,好比买衣服淘原单的时候,虽然我够不上maxmara,但也希望自己买到的是组曲或者23区。如果有个earthmusic原单,那我真是没什么兴趣。在此原则指导下,由于以前没什么钱,我用过各种买到便宜货的方法。前面路况里多少都已经写出来了,然后为了给自己留口汤喝,我只举一些说过的老例子。
一、搜大集团里的冷门品牌,比如资生堂的水之印、高丝的美膳媛。
二、搜护肤牌子的彩妆线或者彩妆牌子的护肤线,比如伊丽莎白雅顿的彩妆。
三、搜大品牌的专门开架线,比如高丝的softymo卸妆系列。
四、搜某个具体品牌里的冷门产品,比如身体系列,卸妆系列。比如佰草集的发膜(这个现在有可能也有假货了)。
五、搜品牌的冷门赠品。比如娇韵诗的拖鞋,资生堂的笔记本,兰芝的旅行箱。某店出现这些赠品的话,有可能代表他家是真的,但也不排除真假混卖。
六、搜停产的产品。有的停产是因为卖不好,也有的停产是因为利润太低产品要升级,还有的是没什么原因就是任性地停产了。比如旁氏盈润洗面奶。当然这是个开架,我随便举个例子。(有路友说上海家化的清妃,这绝对是个好例子)。
七、搜撤柜的产品。代表例子是嘉娜宝集团旗下一堆牌子,日月晶彩、印象之美、kate等,由于营销太烂,退出中国大陆,现在连lavshuca这个开架彩妆线都彻底停产了。此外还有富士旗下的艾诗缇,但这个牌子后来又卷土重来了。
诸如此类,掌握了以后可以从源头上有效规避假货,买到便宜的正品。我现在已经不太需要淘便宜化妆品了,授人以渔,都写出来得了。 当然,很多独立小品牌比如药妆牌子确实有很好的产品。如果你懂行的话,有能力进行分辨,不必买大集团牌子也能买到很好的产品。我不是一棍子打死。更重要的,是不断学新东西提升自己,学会海淘,或者有实力直接去专柜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