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子产品,我个人的态度:一定要严控!严控!严控!
严控的最高等级,孩子没有自己的电子产品(包括多功能的电话手表)。
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所以我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公式来证明拥有了什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只不过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抵抗力普遍弱,而电子产品的用途大多时候是游戏>学习,所以严格控制电子产品整体而言还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暑假里遇到的几个事情。
案例1:我班上的一个学生,还是我的课代表。初中他就迷上了玩手机,刚好初中的三年就是疫情的三年,据他妈妈的反馈,他为了玩手机,把房门锁起来,饭都不吃,最后家长是破门而入的,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到了高中,一开始有所收敛,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忍不住了,每天不吃晚饭,节约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个二手手机,然后就是每天放学回家玩手机(比较少带到学校来)。这个暑假,我要安排家访,孩子威胁家长:你敢让老师来家里,我立刻离家出走。而且这个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威胁家长了,家长拿他没有办法。
案例2:暑假我回了一趟天津,和大学同学碰了个面。其中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也是老乡,她留在天津工作,目前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同时还担任年级组长。她接触了很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导致学习受影响的案例,可是轮到她自己的孩子,发现有时候也是无力管控,因为自己的猪队友。她女儿比宝宝贝贝小两岁,马上五年级,提出想买一个IPAD,我同学一开始直接拒绝了,后来她的朋友说有IPAD也挺方便,上线上的辅导课什么的让孩子自己操作就行了。同学心动了一下,但是一想到自己工作上遇到的学生的问题,立刻又醒悟了。孩子就在家哭闹,同学倒也坚决,没搭理。结果孩子爸心疼女儿,曲线救女儿,他买了个新手机,然后把自己的旧手机给了女儿,说刚好淘汰的。女儿欢天喜地,我同学快气死了。我和她在天津碰面的那天,她悄悄和我吐槽,说头天晚上因为孩子用手机,把孩子狠狠收拾了一顿。
案例3:就发生在前几天。办公室有一位同事搬新家,邀请我们去她家玩,她又邀请了其他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其中有一个是高三的年级组长,大家都是带着娃一起去的。我到同事家的时候,所有的男孩子,全部都在玩平板。这些孩子都很小,幼儿园或者小学一、二年级的样子。因为大人都在忙,所以也就没空管孩子了。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我没有参加,同事转述给我听的),年级组长的孩子,从出门到吃晚饭的过程中,全程都在打游戏,饭都不吃,而且他发现平板快没有电了,在没有告知任何大人的前提下,自己在同事家里找了一个匹配的充电器,这个男孩马上小学二年级。到了饭店也是一直不停打游戏,没电了,就站在饭店柜台那里一边充电一边打游戏。当时他的妈妈有事出去了,同事就劝他先暂停游戏,吃会饭,刚好让平板充电,结果这个孩子就开始尖叫嘶吼,吸引了整个店的顾客,把同事都整懵了。后来这个男孩的妈妈回来了,他情绪反而稳定下来了。因为我和高三的年级组长不熟悉,那天是我第一次见她家孩子,我不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但是我觉得这个孩子不太好管。
案例4:就是今天的事情。上午同事(办公室漂亮的历史老师)给我发信息,吐槽她家女儿的学习。她女儿在苏二(南昌中考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的实验班,马上高三,最近一次考试考砸了,班主任告知可能要滚出实验班了。同事焦虑到不行,她觉得她女儿没有学习动力,学习不自觉,而且家长不能提醒,一提醒就会发生冲突。孩子说要去图书馆学习,同事和队友偷偷跟去观察,发现她女儿5次有4次都在玩手机。我这个同事之前对孩子使用手机一直是不太限制的,她的观点,反正迟早都是接触电子产品的。她开始改变想法和做法是在她女儿上初中的时候,因为疫情,很多孩子都需要用手机,她发现她女儿半夜不睡觉,躲在被窝里看小说。到了高中阶段演变成了家里不能有多余的手机,只要有,不管藏哪,都会被孩子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