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对绘本需求还比较高
一是我喜欢亲子共读;二是家里老人带娃时,总是不知道说什么,也希望我买绘本,他们来讲
根据使用情况,我家中文绘本大致占7成,英文占3成
购买渠道基本来自闲鱼
要么是二手,要么是代理商,要么是D版
毕竟穷,又想多买......
先整理出来0-2岁的绘本吧
有时间再填2岁+的大坑
专辑内容

1.半岁-1岁 猜猜我是谁
非购买链接
我比较懒,引入绘本挺晚的
大概8个月才开始买
豆妹第1套绘本,也是唯一一套洞洞书
我买的是中英双语,被豆妹又翻又咬最终散架的一套书
豆妹最喜欢翻到最后的镜子,然后对着镜子亲自己......
我比较懒,引入绘本挺晚的
大概8个月才开始买
豆妹第1套绘本,也是唯一一套洞洞书
我买的是中英双语,被豆妹又翻又咬最终散架的一套书
豆妹最喜欢翻到最后的镜子,然后对着镜子亲自己......
2.半岁-1岁 早教认知卡片
非购买链接
认物优先肯定是实物,可以全方位触摸感知
但家里物品有限,就需要早教卡片了
我买的是这种实物照,不喜欢那种卡通的,觉得会混淆孩子的认知
认物优先肯定是实物,可以全方位触摸感知
但家里物品有限,就需要早教卡片了
我买的是这种实物照,不喜欢那种卡通的,觉得会混淆孩子的认知
3.1岁-1岁半 小熊宝宝系列
非购买链接
有些书是1岁前买的
但我发现,孩子真正愿意听,还是在1岁以后
豆妹1岁半之前,还没到撕书的时候
所以买这种平装书没什么心理负担
整套绘本15册,涉及打招呼、拉粑粑、亲子情感等多方面
语言简单、多重复,适合小宝宝看
2岁半以后就没什么兴趣了
有些书是1岁前买的
但我发现,孩子真正愿意听,还是在1岁以后
豆妹1岁半之前,还没到撕书的时候
所以买这种平装书没什么心理负担
整套绘本15册,涉及打招呼、拉粑粑、亲子情感等多方面
语言简单、多重复,适合小宝宝看
2岁半以后就没什么兴趣了
4.1岁-1岁半 脸
非购买链接
让孩子感受各种各样的表情
读这本书,我会给豆妹做各种各样的表情
豆妹尤其喜欢看被辣到的脸
等长大些,每次我念,她自己也会做表情
让孩子感受各种各样的表情
读这本书,我会给豆妹做各种各样的表情
豆妹尤其喜欢看被辣到的脸
等长大些,每次我念,她自己也会做表情
5.1岁-1岁半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非购买链接
你永远可以相信卡尔爷爷
这本书学习动物和颜色
有中英双语的,同样语言重复有旋律感
豆妹挺爱看的,就是我买的不是纸板书,这本没多久就报废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卡尔爷爷
这本书学习动物和颜色
有中英双语的,同样语言重复有旋律感
豆妹挺爱看的,就是我买的不是纸板书,这本没多久就报废了
6.1岁-1岁半 好饿的毛毛虫
非购买链接
人手一本的书了吧
讲好饿的毛毛虫吃了什么东西
认识水果、食物和个数
最后毛毛虫会变成漂亮的蝴蝶
豆妹3岁半了,我发现她居然知道蝴蝶是毛毛虫变的
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留下的记忆
人手一本的书了吧
讲好饿的毛毛虫吃了什么东西
认识水果、食物和个数
最后毛毛虫会变成漂亮的蝴蝶
豆妹3岁半了,我发现她居然知道蝴蝶是毛毛虫变的
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留下的记忆
7.1岁-1岁半 蹦
非购买链接
这个系列还有哇,但我只买了蹦
全书只有几个字,就是各种各样的动物蹦
还有蹦不起来的蜗牛
豆妹从看着绘本笑到学着蹦
你永远想象不到小孩子快乐的点
这个系列还有哇,但我只买了蹦
全书只有几个字,就是各种各样的动物蹦
还有蹦不起来的蜗牛
豆妹从看着绘本笑到学着蹦
你永远想象不到小孩子快乐的点
8.1岁-1岁半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非购买链接
文字不多,但生动有趣,鳄鱼、牙医互相吓一跳的场景很有趣
豆妹后来总要快速翻到那一页
文字不多,但生动有趣,鳄鱼、牙医互相吓一跳的场景很有趣
豆妹后来总要快速翻到那一页
9.1岁-1岁半 抱抱
非购买链接
亲子情感类绘本,全篇只有抱抱两个字
豆妹小时候很喜欢
同时喜欢上了抱抱这个动作
亲子情感类绘本,全篇只有抱抱两个字
豆妹小时候很喜欢
同时喜欢上了抱抱这个动作
10.1岁-1岁半 再见,妈妈的奶
非购买链接
断奶前买的,绘本是挺爱看的,不过对断奶本身没啥帮助
我闺女因为百岁我上班,被迫提前接受了奶瓶,真正断奶时没啥痛苦,有奶喝就行
断奶前买的,绘本是挺爱看的,不过对断奶本身没啥帮助
我闺女因为百岁我上班,被迫提前接受了奶瓶,真正断奶时没啥痛苦,有奶喝就行
11.1岁半-2岁 猜猜我有多爱你
非购买链接
我家孩子语言发育晚
这种强故事性的,我觉得她2岁以后才真正听进去
但我引入的比较早
主要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如就讲绘本给她听
字少的绘本编起说辞来也挺累的,所以也读读这种字多些的
这本豆妹的蜜月期很长
有段时间每晚都要听
从开始懵懵懂懂地听
到后来她好像明白了这里讲的是妈妈和孩子的爱
每次我读都充满爱意地看着我
我家孩子语言发育晚
这种强故事性的,我觉得她2岁以后才真正听进去
但我引入的比较早
主要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如就讲绘本给她听
字少的绘本编起说辞来也挺累的,所以也读读这种字多些的
这本豆妹的蜜月期很长
有段时间每晚都要听
从开始懵懵懂懂地听
到后来她好像明白了这里讲的是妈妈和孩子的爱
每次我读都充满爱意地看着我
12.1岁半-2岁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非购买链接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
近视的小鼹鼠,要找到是谁把便便拉在他头上
可以认识很多动物以及它们便便的形状
家长讲起来也容易有场景感,孩子会很爱听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
近视的小鼹鼠,要找到是谁把便便拉在他头上
可以认识很多动物以及它们便便的形状
家长讲起来也容易有场景感,孩子会很爱听
13.1岁半-2岁 小黑鱼
非购买链接
水墨画的风格
一开始豆妹不爱看,后来大了些就喜欢了
小黑鱼在海里会遇到各种奇妙的生物,最终带领小伙伴,机智地躲过大鱼
水墨画的风格
一开始豆妹不爱看,后来大了些就喜欢了
小黑鱼在海里会遇到各种奇妙的生物,最终带领小伙伴,机智地躲过大鱼
14.1岁半-2岁 菲菲生气了
非购买链接
2岁的敏感期到了
豆妹也有动不动就撒泼的时候
有时她发脾气,我们就会说:呀 你发出了火红火红的咆哮
然后我们就带她回忆菲菲生气的样子
也算是转移注意力了
2岁的敏感期到了
豆妹也有动不动就撒泼的时候
有时她发脾气,我们就会说:呀 你发出了火红火红的咆哮
然后我们就带她回忆菲菲生气的样子
也算是转移注意力了
15.1岁半-2岁 蚂蚁和西瓜
非购买链接
小蚂蚁齐心协力搬西瓜的故事
可买可不买
我家喜欢讲故事,小童绘本又比较缺,就买了
小蚂蚁齐心协力搬西瓜的故事
可买可不买
我家喜欢讲故事,小童绘本又比较缺,就买了
16.1岁半-2岁 小金鱼逃走了
非购买链接
这本我买的很早
但豆妹2岁以后才爱看
3岁左右才给我指小金鱼在哪
也是一个有自己节奏的宝宝
这本我买的很早
但豆妹2岁以后才爱看
3岁左右才给我指小金鱼在哪
也是一个有自己节奏的宝宝
17.1岁半-2岁 噼里啪啦系列书
非购买链接
这个和小熊宝宝内容会有重复
大多是习惯养成的内容,比如刷牙、拉粑粑、说你好、等车等等
但色彩明快,有很多机关,比小熊宝宝更有趣
豆妹现在3岁半了,偶尔还是会拿出来翻一翻
这个和小熊宝宝内容会有重复
大多是习惯养成的内容,比如刷牙、拉粑粑、说你好、等车等等
但色彩明快,有很多机关,比小熊宝宝更有趣
豆妹现在3岁半了,偶尔还是会拿出来翻一翻
18.1岁半-2岁 阁楼上的光
非购买链接
除了绘本,偶尔也会给豆妹读读诗集
我家读诗不贪多,只买了3本,说说我的看法
阁楼上的光这本,优点是翻译得非常押韵,朗朗上口
它不讲究诗的优美,更强调童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比如捞月网、擦星星、能写作业的作业机器......
等孩子大了,再去读想必也会有共鸣
缺点就是有些诗比较暗黑,属于细思极恐的那种, 配图也非常诡异
所以需要家长挑选着读
除了绘本,偶尔也会给豆妹读读诗集
我家读诗不贪多,只买了3本,说说我的看法
阁楼上的光这本,优点是翻译得非常押韵,朗朗上口
它不讲究诗的优美,更强调童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比如捞月网、擦星星、能写作业的作业机器......
等孩子大了,再去读想必也会有共鸣
缺点就是有些诗比较暗黑,属于细思极恐的那种, 配图也非常诡异
所以需要家长挑选着读
19.1岁半-2岁 向着明亮那方
非购买链接
作者是位日本女性,诗歌有些很温暖美好,有些又有点淡淡的忧伤,选题都没问题
不过大多数诗翻译的不太押韵,不像阁楼上的光那么朗朗上口
我最喜欢读葫芦花那首,豆妹现在自己都会背了
作者是位日本女性,诗歌有些很温暖美好,有些又有点淡淡的忧伤,选题都没问题
不过大多数诗翻译的不太押韵,不像阁楼上的光那么朗朗上口
我最喜欢读葫芦花那首,豆妹现在自己都会背了
20.1岁半-2岁 蝴蝶豌豆花
非购买链接
中国童诗的代表作,少而精,配图也很好看
给孩子读诗,小时候就是想让她初步感知语言的优美
诗歌是浓缩的文字,孩子小时候未必懂它的意思,能感受一下文字之美,就已经很好
中国童诗的代表作,少而精,配图也很好看
给孩子读诗,小时候就是想让她初步感知语言的优美
诗歌是浓缩的文字,孩子小时候未必懂它的意思,能感受一下文字之美,就已经很好
21.不推荐:很考验家长的一册绘本
非购买链接
没有想象力的家长还是不要尝试这本了
不知所谓的画面,和一个“噗”字贯穿始末
我讲的捉襟见肘
豆妹也不知所谓
就是挺喜欢我发“噗”这个音的
没有想象力的家长还是不要尝试这本了
不知所谓的画面,和一个“噗”字贯穿始末
我讲的捉襟见肘
豆妹也不知所谓
就是挺喜欢我发“噗”这个音的
22.放弃的绘本
有些比较火的绘本,我考察了内容以后,最终没有买
仅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并非专业的参考意见
比如我爸爸、我妈妈
当时觉得书中内容和我们的日常亲子活动差别还蛮大的
其实父母的爱意,只要多多陪伴,孩子就能感受得到
还有大卫不可以系列
我个人是比较推崇爱与自由的,所以比较反感“不行”“不可以”这种否定句式
也有妈妈说,孩子看完这个把书里“不可以的事”都做了一遍...
还有逃家小兔
相比猜猜我有多爱你,总觉得逃家小兔中抒写的母爱,更多了一点束缚的味道
感觉猜猜的意境更温馨一点吧
仅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并非专业的参考意见
比如我爸爸、我妈妈
当时觉得书中内容和我们的日常亲子活动差别还蛮大的
其实父母的爱意,只要多多陪伴,孩子就能感受得到
还有大卫不可以系列
我个人是比较推崇爱与自由的,所以比较反感“不行”“不可以”这种否定句式
也有妈妈说,孩子看完这个把书里“不可以的事”都做了一遍...
还有逃家小兔
相比猜猜我有多爱你,总觉得逃家小兔中抒写的母爱,更多了一点束缚的味道
感觉猜猜的意境更温馨一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