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英国东海岸萨福克郡地区的徒步旅行和感悟,但内容里旁征博引,在时空中不断穿梭,在典故中往返游走。像在风掠起一串风铃叮当作响,每片铃铛是生动的人物剪影和历史碎片,也像透明人视角下的不断穿梭的身临其境又浮光掠影的一场梦。
不仅是写法独特,作者的语言也颇具特色。在说到渔人时:“要说这些渔人中的某位是否和他旁边的人建立联系,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发生,因为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朝东望去,看着海平面上的日落日出,尽管他们,我想,都被同样的不可捉摸的情感所触动,他们中的每一个却都是独立的,只相信自己,相信他那少数几件装备物件,比如他的小折刀、热水壶或者小型晶体管收音机——它只会挤出一些几乎让人听不懂的嚓嚓的嘈杂声,就好像随着波浪翻滚的石块在相互说着话。我并不认为,这些男人整天整夜地坐在海边,是为了,就像他们声称的,不错过牙鳕鱼游过、比目鱼浮上水面或者鳕鱼游向岸边的时刻,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待在一个能让他们把世界留在身后而前方空无一物的地方。”
以及诉诸于语言的观点也具有新意和批判意味:“火烧圆明园的真实原因,只能这么猜测,在于这座由真实的尘世创造出来的天堂世界瞬间打破了那种认为中国人尚未开化的观点,对于本身离家万里之遥,除了习惯于约束、贫乏和扼杀他们的向往的战士们来说,这一天堂世界展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挑衅。”“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纯粹由圣马可杜撰出来的寓言,它描述了有关所谓猪的不洁性的起源,如果人们好好思考一下的话,否定猪的纯洁性的结果是我们必须一再把我们病态的人类理智发泄在一个被我们视为低级的、除了有破坏价值之外一无是处的其他物种身上?”
“悼念上升的幻觉,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土星的光环由冰晶和疑似陨石颗粒组成,它们在赤道平面以圆形轨道围绕这颗星球运转。它们很可能是早期卫星的残骸,因为卫星太过靠近土星而被其潮汐效应摧毁。”历史终将成为废墟,废墟中又有某些东西无法真正如尘烟消散,这大概就是本书名为土星之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