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短视频,讲的是易烊千玺的故事。主题是讲他为人很有分寸感。分寸感这个东西,说出来大家都知道,但是能做到的真的不多。就比如你问别人一个问题,别人没有很明确的回答你,你还一直追问,并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这就是失去了分寸感。在人际交往中,分寸感是一个特别让人舒服的东西,如果你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了,那就是失去了分寸感+不尊重别人。
说回最近在做的事情。新课的话再6月前就已经结束了,现在在紧锣密鼓的复习中。几乎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抓着娃娃们复习。复习我主要分为三大块:听写、梳理课文、背书、考试。
听写的话我可能和别的人只听课本背后的词语这种形式不同,具体的可以多翻翻我之前的路况。但是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就简单掰扯几句。学文的时候,我会请学生积累词语,这个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我在课上也会顺便讲到。包括写练习和考试,出现一些好的词语我也会要求学生摘抄下来。那么为了防止学生定时去翻开积累本,而不是抄完就算,我会不定时的听写积累本上的词语。听写的方式如果不多样,学生就会认为只要把课本后面词语表的词语记熟就可以了。但是这些词汇量对于他们来说是根本不够的。
1.我在听写的时候常常是这样的:写出“伟大”的反义词;写出“辽阔无垠”的近义词;写出两个带有反义词的词语;写出某句诗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写出某篇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
2.我听写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要求学生挑一个刚刚听写的词语造句。
3.每次听写我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每次请4个同学上台听写,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听写错的词语抄3个在错字本上。
4.听过的容易写错的词语我会重复听写,如果再错就抄10遍。
5.改作业的时候我会收集学生写错的错别字,听写的时候我也会听。哪怕是很简单的词语,我也会重复听写。
背书这一块的话,我有时候会融合在听写里面进行检测。当然我也会时不时的抽查。这个比较简单,就不多说了。
梳理课文也比较简单,就是把课文的重点拎出来再给他们过一遍。
考试的话,我要求学生在看题目的时候就要求圈出关键词。比如题目要求是写近义词还是反义词,是圈出错误的还是正确的。这是硬性要求,每次考试我收到卷子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来圈画我是要惩罚的。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出现不看题就乱答导致分数白白流失的问题。另外就是阅读,阅读的回答是有一定的套路的。如果题目中引用了文中的词语或者句子,那么可以联系上下文找答案。如果题目是你学了课文懂了什么,那么答题的套路就是:本文通过对XXX的描写,表达了XXX。如果是问有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回答:通过对XXX的什么方面的描写,运用了修辞或者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xxx的思想感情。如果是问了作者用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可以回答:先把用了什么手法写出来,然后就是展现了xxx,这样写更生动形象具体。总之套路各有各的不同,根据不同的题目来答就行。
五年级的复习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现在我来说说一年级的课。
最近一年级的课正好上到了声母。拼音这一块是先从单韵母“ɑ o e ⅰ u ü”开始的,然后是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和声母“b p m f d t n l”。学到声母“b”和“d”的时候,其实是有口诀的。
在能分清这两个声母之前,首先得保证娃们左右要分得清。
“b”的口诀是:右下半圆bbb
“d”的口诀是:左下半圆ddd
其他几个声母的口诀我也写出来吧!
“p”的口诀的是:右上半圆ppp
“m”的口诀:2个门洞mmm
“n”的口诀一个门洞nnn
“f”的口诀:一根拐杖fff
“t”的口诀小鱼跳舞ttt
“I”的口诀:一个木棍lll
说来好笑,这算是我第一次教一年级上册,最贴近一年级的教学还是从下册教起的。这些口诀我觉得都很实用。大家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的。
这几天教学下来,发现孩子的接受能力真的天差地别,有个就是一教就会,有的现在连单韵母的四声都不会。慢慢来吧~
今天的教学设计就到这里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