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自萌大师兄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133517
谈点护肤卖点萌,怎么开心怎么来。吃喝卖腐都是日常,护肤穿搭假装擅长。

用了X产品,刺激过敏,发红发烫?(理论篇,大师兄辛苦原创)

产品篇请参考:http://www.lukou.com/userfeed/3160521

说一个大家反应比较多的情况:
1.     我使用了X乳液,脸上突然发红发烫,洗掉之后就好多了。
2.     最近我使用了X乳液,脸上突然发红发烫,我昨天晚上用还没事,今天晚上就面部反应剧烈
3.     我使用了X乳液,是不是过敏了啊?不仅发红,皮肤好像粗糙了,还起了好多闭口!(其实这里不是闭口,大家不要着急买去闭口的护肤品涂)
4.     我最近脸上好像突然敏感情况加重了!但是我护肤步骤一直没变,怎么回事啊?
 我觉得如果皮肤出现什么问题,大家不要认为换一个护肤品就可以了,或者仅仅认为是自己用错了护肤品。
这种情况大家最好应该先找原因,是护肤品的问题吗?是我皮肤本身的问题吗?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呢?


(一)刺激性反应:

皮肤出现:红肿、灼热、瘙痒、红疹或者皮肤外观凹凸不平、灼伤状的红色斑块等情况。
原因:
1.接触物本身刺激,如劣质染发剂、剥脱性的祛斑霜等常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2.几乎所有的物质和环境因素只要接触的时间足够长就有可能导致——汗水、冷热、湿度温度高低、阳光都有可能引发上述情况。
这通常是刺激性而非过敏的一种形式,是常见于患有皮肤疾病如红斑痤疮和皮炎,皮肤屏障受损的人群。
(二)过敏性反应:

延迟型变态反应
1.     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不止一次接触到过敏源。
2.     可能这个过敏源,你之前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某个原因被即发,最终爆发出了过敏的种种表现。
就像你前几天一直用某个护肤品都没问题,突然第三天过敏了。


处理方式:
1.尽快清洗刺激物和过敏原接触的地方。找出引发炎症的原因不仅现在避免,将来也要避免。情况可能在2天—1周内消除。
2.消除炎症和瘙痒,把浸入水或盐水中的压缩纸或者毛巾敷在红肿瘙痒处,然后搽含有止痒成分、可以消炎的外用药膏。
3. 皮肤上述状况如继续加重,请迅速看医生。
Ps:有时候我也会进行冷敷。。。


我只使用了XX保湿产品为什么还是发红?
表皮角质层及表皮表面的皮脂膜,就好象一堵墙,保护着人体。当它破损时,刺激物很容易穿过而刺激到痛觉感受器,就会产生痛感。
水是温和的,无刺激性的,但当你有伤口时,沾一点水,都都会觉得刺痛。此时就是因为受伤(而不是水不够温和)。
我个人建议:
如果是单纯的发红而不刺痛灼热,并在未来的几分钟后红色会褪掉,那么就OK。如果伴有持续性不退的发红、刺痛灼热,那么你就要重新检查一下原因了。


附件:
过敏源测试方法:
过敏源吸入组和食入组过筛试验,皮肤斑贴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皮内试验等等。多数医院开展的是抽血项目,其中“过敏源吸入组和食入组过筛试验”是最常见到的。
检测项目多数包括:吸入组如户尘螨、猫狗皮屑、霉菌烟曲霉、柏榆柳杨桑、蒿草等,食入组如牛奶、鸡蛋白、蟹虾贝、牛羊肉、芒果菠萝、腰果花生等,还有分级和数值。
过敏原之间也存在交叉现象:如对开心果过敏的人,对金橘、花椒可能过敏;如对蒿草过敏的人,对梨、桃、荔枝、龙眼等水果过敏;花粉之间、不同霉菌之间都有交叉。
其他常见:
1化学制品:蚊香、塑料、橡胶、染料、油漆等等,有人甚至对化纤衣服也易过敏。有些染发剂、洗发护发、烫发产品、指甲油
2.药物:如磺胺类药物,避孕类药物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3.食物:常见的是海鲜、芒果、果仁类食物。
4.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微小的花随着空气的流动四处飞扬,与皮肤接触。
5.灰尘:包括棉纤、皮毛以及各种纤维,动物皮毛附着的灰尘等等。
6.年龄的增长:年轻健康的肌肤衰面有一层弱酸性的皮脂膜.保持水分,以保护肌肤不受到外界入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层皮脂膜却不如以前的健康.以至于一些敏感物质容易入侵皮肤。
7.宠物:家养宠物的皮毛
8.季节变换、温度变化、空气湿度变化等种种环境因素,
9.紫外线:
10.其它因素:动物毛、金属、衣料常是敏感皮肤的致敏源。有的人对冷,热空气、紫外线过敏。
11护肤品:
酒精(爽肤水中排位靠前的)、防腐剂、脂肪酸类(常见硬脂酸,但肉豆蔻酸,棕榈酸和油酸也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香精、精油、樟脑,桉树,薄荷XXX,薰衣草,金缕梅,葡萄柚,丁香,柑橘,丁香,肉桂,佛手柑,月桂醇硫酸酯钠、烟酰胺(烟酰胺不耐受)、水杨酸、杏仁酸等等、防晒霜、面膜
 总之我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安全或者不好,护肤品里面这些成分完全安全,防腐剂也不见得就对皮肤有害。我是想说,如果你皮肤很敏感,或者你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那么很有可能是上述原因里之一。
参考文献:
1Willis CM, Shaw S, de La Charrière O, etal Sensitive skin :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Br JDermatol  2001 ;145 :258-63.
 2Misery L, Boussetta S, Nocera T, etal. Sensitive skin in Europe [J]. JEADV, 2009, 23 (4):376-381.
 3Diogo L, Papoila AL. Is it possibleto characterize objectively sensitive skin[J]. Skin Research andTechnology, 2010, 16 (1):30-37.
 4Escalas-Taberner J, González-GuerraE, Guerra-Tapia A. Sensitive skin:acomplex  syndrome  [J].Actas Dermosifiliogr,  2011,  102(8):563-571.
 5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Contact dermatitis." Medical Student Core Curriculum. Last updateJuly 2011.
 6The Lewin Group (prepared for theSociety for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and the American Academy ofDermatology Association). "The Burden of Skin Diseases." 2005. p.37-40.
 7ContactDermatitis,  American Academy ofAllergy, Asthma andImmunology   From:eMedicineHealth
 8Allergy to Cosmetics, March2012    From:AllergyUK
 9AllergicDiseases  , May 29,2015    From:National Institutes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Diseases
 [10]ALLERGENS IN COSMETICPRODUCTS ,Jun19   From:TheHealthy Skin Blog
 [11]A SensitiveIssue, Ni’Kita Wilson- Aug 13, 2013
 [12]Sensitive Skin,Decoded, SophieSchulte-Hillen - May 17, 2011

Ta的路标

  • 专辑初体验
  • 专辑小子
  • 专辑大神
  • 路口小喇叭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