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周末出游的目的地着实不多,首先旅游点得比较集中,其次行程灵活性得高,而且还得有短时间内的航班或高铁直达,这样就排除了很多地方,最适合的就是吃吃喝喝逛逛的美食城市,比如长沙、重庆、成都,这次我选择了垂涎已久的潮汕地区,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打卡了最具代表性的汕头,贯彻“悠闲享受美食”的宗旨度过了愉快的两天~
[心]PS:大家有什么适合周末出游的目的地请大力推荐给我呦~
【行程】
周六下午抵达汕头,周天晚上离开,行程中涉及的景点和美食店都标在下面啦~还有我们此行住的酒店

【花费】
总花费:人均约700rmb
交通:465rmb(机票是周末随心飞)
住宿:245rmb(酒店挺干净舒适的,离城市候机楼也比较近,但楼下没什么美食)
用餐:651rmb(汕头物价不低且每餐都大鱼大肉[吐舌])
【交通】
上海往返揭阳潮汕机场:东航周末随心飞
揭阳潮汕机场往返汕头:机场大巴(汕头东线),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约1小时
汕头市内:打车+步行
【DAY 1】观海长廊-适口餐厅-富苑饮食
因为周末随心飞座位十分紧俏,我们坐中午从虹桥出发的航班,到揭阳潮汕机场已经快三点了。与一般的机场不同,这个机场是揭阳、潮州和汕头三市共用的(感觉汕尾被排挤hh),位置也在三市中间,有各路机场大巴直达市区,到机场再买票即可。
我们赶上坐3点15出发的汕头东线,但碰上修路和晚高峰(是的汕头周末也有晚高峰,这是滴滴司机给我们普及的知识),导致到市区终点站金海湾大酒店时已经四点半多了,步行约15分钟到酒店,眼看着要落日,我们决定先去观海长廊,然后吃晚饭。
ps:步行过程中我发现汕头的红绿灯很神奇,不是对向同时绿灯,而是四个路口顺时针轮流绿灯,在某些拥堵路口格外好用~
[闪耀]观海长廊
到海边的时候恰逢日落,光线特别美,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海滩只有泥滩,滩边停泊着大船,很多个头中等的螃蟹在泥滩上爬,海鲜的微腥顺着海风吹上来,扑人满脸,瞬间就有食欲了hhh~

日落时分的光线是最适合拍照的,以一个摄影师的自我修养,自然不能放过[呵呵]

我的PS合照大法愈发熟练了👇,以后拍合影再也不用求人[吐舌]

上次去嵊州之后我就爱上了袜子配拖鞋的穿法,比运动鞋更舒服,还很夏天~新开发了两个小揪揪的发型👇
以下是跟栏杆合影的108种姿势[鬼脸]:








观海长廊名副其实非常长,可以沿着海一直从东走到西,虽然落日被远处的高楼挡住,只能看到余晖从楼宇缝隙间弥漫过来,但吹着海风散步已经足够惬意~



[闪耀]适口餐厅
看完日落就直接打车去吃饭啦~第一站是以砂锅粥闻名的适口餐厅。
粥都是一人份的小砂锅粥,我们点了螃蟹粥、象拔蚌+扇贝粥,爆炒花甲和葱姜田鸡,做法都很家常,就像渔家在船上给自己做的晚饭,全靠食材本身的鲜扛门面。

螃蟹粥👆有一整只螃蟹,汤头很浓郁。

最推荐象拔蚌+扇贝粥👆,非常鲜美,海鲜显得比米饭还多,一人吃不多不少。这里的砂锅粥不像上海煮得浓稠,也没有加珍珠米等其他杂粮,虽然汤头也很浓厚,但大米依然保持粒粒分明。


爆炒花甲和葱姜田鸡无功无过,但能吃出花甲很新鲜,我们俩吃到七八分饱,人均90rmb。
[闪耀]富苑饮食
虽然晚上吃两顿很罪恶,但想到这可是在潮汕,不多吃几顿简直太亏,我们又去了附近的富苑饮食,步行就当消食了~
这家店排场很大,两栋楼在一片暗色的居民区中显得灯火辉煌,中间还有小庭院隔成的室外餐桌。

店内一楼几乎被各种美食堆满,来感受一下琳琅满目的美食暴击:











被满桌陌生食材震惊到全程懵逼的我们被点餐员带着点了四个冷菜,腌血蛤、南昌鱼饭、红肉米、卤鹅翅、隆江猪脚,一共140+,都是小盘菜,很多人会要一碗白粥配着吃,我们刚吃了砂锅粥就没要粥了,改配矿泉水 [哭笑] 。

鱼饭👆其实就是鱼,并没有饭,是用新鲜海鱼水煮而成。在古往今来的潮汕饮食文化中,渔民和大海支撑了文化的承续,因此鱼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鱼当饭”就是冷吃的鱼,日本秋刀鱼的吃法跟这个有点像,完完整整一条鱼没有一丝修饰和配料,但入口一点也不腥,鱼肉紧实微咸,蘸碟是普宁豆酱,但因为鱼饭本身就是盐水煮的,配重口味的咸豆酱就太咸了,还是空口吃比较好。

腌血蛤👆是腌海鲜里面外形最重口的,但口感意料之外地好,非常顺滑弹韧,咀嚼后先是酱料味,然后回甘,一点也不腥,反而非常鲜美。

红肉米👆就是一盘小蚌壳的蚌肉,拌一点点小米椒,鲜辣鲜辣的,想想就很配粥,而且大口吃蚌肉的感觉真的很爽~

卤鹅👆里我们要了鹅翅,酱汁浓厚,肉感格外紧实劲道,特别是肉筋Q弹,沾上梅酱和米醋更爽口。

隆江猪脚👆,跟一般吃的骨头比肉多的猪蹄很不一样,更接近韩国的卤猪脚做法,但更为软糯。炖到酥烂的肉和胶原蛋白配上辣椒酱,入口即化的肥厚口感太美妙了~而且辣椒酱恰到好处的中和了肥肉的腻,附赠的两片大肉肠也好吃。

筷子包装袋上的打油诗挺有意思,这是在诱惑我们下次再来了[阴险]

关注店家的公众号送一小瓶萝卜酱菜,看着很配粥~
【DAY 2】
睡到自然醒,打的去吃早餐。本想去名声很响的小吴肠粉,没想到大慢搜成了“吴记肠粉”,吃完才发现找错了[哭笑],一字之差就天差地别,大家一定要按照我地图上的定位去。
这家小吴是小小的一家夫妻档,我们点了猪肉和虾蛋的,一大盘份量挺多,我看桌上有鱼露,想着入乡随俗倒一点,被老板娘无情戳穿:“别倒鱼露那个太咸了”,大慢的猪肉肠粉是用碗装的,我们正在讨论为什么是碗是不是因为最经典啥的,耿直的老板娘又无情戳穿“只是盘子用完了”…场面顿时陷入尴尬[哭笑].....


总体来说肠粉味道有点淡,但性价比不错,虾蛋肠粉一份7元里面有四五只大虾仁,生菜和豆芽的份量也很足。
[闪耀]汕头老城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狭义的小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

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文化区。

小公园有四个标志性景点,分别是中山纪念亭、老妈宫、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和汕头邮政总局大楼。
老妈宫又称天后宫,是历史博物馆,与毗连的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 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开放。




老妈是潮汕人对海神妈祖的尊称,是宋代以后出现的,原型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渔民女儿林默娘。关帝就是关二爷。 为什么当初要单单建这两座庙呢?这与潮汕文化的源头有关。
汕头开埠时的居民主要由三种人组成:外来移民、本地海民和本地山民。他们信仰和崇拜的代表分别是关羽、妈祖和三山国王。供奉这三种神的大小庙宇遍及潮汕城乡各地。因为三山国王是山神,主要是山民信奉,这里是海滨,所以就不供。

门壁的石质浮雕、梁柱的木雕彩绘,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一对由整块石头雕刻的透雕盘龙柱石,上有八仙立像,工艺十分高超,过去只有在皇宫和孔庙才能见到。屋顶的嵌瓷艺术,是潮汕工艺特有的技术。用烧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种戏文图案,人物栩栩如生,又不怕风雨的侵蚀,



老妈宫戏台就在老妈宫对面,每逢正月十五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等重大民俗节庆时搭建戏台举行以纸影戏为主的演出活动,平时则作为商贸集市所用,史称“妈宫前”。

老妈宫戏台风格为中西合璧,建筑外墙采用红色清水砖搭配彩色玻璃和大开口柚木门窗,老妈宫戏台进门有一尊妈祖像,材质是汉白玉,由福建有名的妈祖像制作师傅打造。

老妈宫区域还有知名美食——老妈宫粽球,粽球其实就是一种口味独特的粽子,我们刚吃了早饭实在没有胃口,就只用眼睛打卡了。

继续沿着骑楼往小公园区域的深处走。 这些骑楼大多为三 层到四层,多数楼房都已空置,只有一楼有人居住或作为商铺经营,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融合了当地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开埠后传入的西洋廊柱式建筑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骑楼建筑群。


这里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也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规模远超广州的“上下九”等地。



小公园旧城改造一直在反反复复,这里自2004年就被规划建设成一个集商贸、文化、旅游、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街区,但目前来看改造和修复仍是进行时,商铺鲜有开门营业的。

这家专卖旧货的店很有意思,门内门外仿佛两个时代,而且没想到这么有年代感的音响音质仍然很好👇


汕头市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纺织品大楼(永安公司)和100多家商店,光看外表就能想象出它当年的繁华盛景。
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就在百货大楼旁边,建成于1934年12月的,1969年在“破四旧”的动 荡岁月中灰飞烟灭、被夷为平地。新时期开始,百废俱兴,中山纪念亭应运复建。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是石、钢筋、洋灰的三合一 结构,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也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

民国1912年的邮筒👇

清朝1897年的邮筒👇


小公园的拆迁断断续续了十几年,期间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房价上涨导致拆迁陷入了不尴不尬的局面,有很大一片区域的危房就这样保存了下来,虽然大多已经空置,但还有不少人居住于此。


这户人家窗栏里的盆栽被遗忘后,不仅没死,反而自己长出了铁栅栏,旺盛的生命力真是让人叹服。

还有一栋早被废弃的楼顶长了非常大一棵榕树,气根附着在墙壁上一直垂到地面,一方面破坏着楼房结构,一方面又固定着墙壁让它不至于彻底破碎,砖瓦和根须纠缠在一起难以分割,楼顶长长一根树枝横穿,仿佛天然栏杆,墙壁中间还开出一朵小花,真仿佛人类灭绝后被植物占领的世界。



这里原叫“树叶里”,现在真的是在树叶里了[哭笑]

[闪耀]八合里海记
中午来这家经常被推荐的店吃牛肉火锅,门口这头给自己各部位标价的牛戳中了我的笑点[哭笑]

刚坐下还没得来及选汤底,小哥就直接端上来一大盆萝卜清汤,上面还飘着三条苦瓜。

我们点了大众点评上最推荐的吊龙、匙柄、五花趾、嫩肉和牛筋丸,虽然上来之后在我眼里都是差不多的牛肉…基本都是涮十秒就吃,捞上来时牛肉还泛着红色血水。我们学着旁桌用油先浸肉再涮,果然口感更滑嫩,牛肉的腥味也柔和了不少,学到了学到了。

蘸料我也学着当地人用沙茶+芹菜粒+炸蒜末,喜辣的还可以加点辣椒酱,再配一叠南姜醋解腻,让寡淡的清汤更有层次,牛筋丸超级弹牙,内里还有气孔,让口感不至于太硬太紧实,一口咬下去还有汁水溢出。

白嫩的粿条只能涮10秒,再久就化了,跟蘸酱拌在一起吃很不错~

我们俩一共吃了171元,这里还可以买半成品打包带走,牛筋丸55一斤。
[闪耀]小吴肠粉
对乌龙了的小吴肠粉念念不忘,特意赶过来吃下午茶。


这里不愧是网红店,一点多了还大排长队,我们点了小份的牛肉肠粉,12元的价格比早上那家贵,但牛肉很多,小份也装满了大半个保鲜盒。味道鲜香适口,肠粉也很薄很滑,不得不说有名是有道理的,比早上那家好吃多了。

[闪耀]老胡甜汤
吃了咸的之后就想来点甜的,大众点评搜了家评分挺高的甜品店,正好就在附近。

我们点了糯米钱和豆花,价格非常亲民,一共才11元,很多当地的邻居来点一碗甜汤,两分钟喝完就走了,期间跟店主老夫妻随意搭两句话,气氛非常闲适。

糯米钱简直太对我胃口了,糯米是一直在铁板上加热的,现点现切,然后拌上甜甜的芝麻黄豆粉,口感特别软绵,香甜黏糯,但是又不粘牙,就跟麻薯肚子上最软和的一块手感一样~微微放凉之后表皮变得有点脆硬,但内里还是很软,口感层次反而更好了。

豆花是豆腐加芝麻黄豆粉,但豆腐不是那种很软很嫩的,而是特别紧实绵密,感觉是粗过滤后压实的老豆花,跟芝麻甜汤配在一起有点上头,特别是吃完咸肠粉后来口甜豆花,我都快吃吐了还是一口一口停不下来,大慢也是一边说“别吃了再吃要胃疼了”一边又来一勺[哭笑]

这种楼间距有香港内味了👆
[闪耀]李记潮阳鲎粿(houguo)

这个点心真的很考验文化[哭笑],特别给大家注个音,因为形似那个甲壳类生物鲎而得名,据说最早的鲎粿里面还有鲎汁。鲎粿的点单非常直白,直接标注出馅料,按馅料不同划分成不同价格,馅料太多了没记住,只记得有香菇、咸蛋黄等等,我们点了个名字长度中等的。
点单之后老板把鲎粿放进汤里加热,然后表面划开几个口子露出里面丰富的馅料,粿制的外层很嫩略弹,口感清爽,馅料鲜香,味道很不错,如果不是太撑我们肯定能一人一个。

[闪耀]妈屿岛
吃饱喝足之后去妈屿岛观海,妈屿岛离大陆很近很近,可以轮渡也可以直接打车过桥。过桥费15元,滴滴其实是自动扣费的,但接我们的司机骗我们要单独付给他,还好申诉之后滴滴很快就退给我们了。从妈屿岛回市区可以坐公交专线。

妈屿岛很小,整个岛被高架穿过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有海水浴场和观海亭,海水浴场那里有一片礁石,特别出片。东侧有个石娘娘像。







往观海亭走是一条鲜有人迹的小路,路遇一栋被废弃的二层小楼,墙壁中长出了大蓬植物。



观海亭的视野很好,可以遥望海岸线。



在亭子里吹着凉爽的海风,看蓝天大海,偷得浮生半日闲,不知不觉就消磨了几个小时。



[闪耀]创弟牛肉丸
在汕头的最后一餐是大众点评必吃榜的创弟牛肉丸,这家有淘宝店可以直接买牛肉丸和牛杂,比店里的稍贵一点点。


一进店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黄牛肉香气,勾的人食指大动。除了牛肉火锅外菜单只有两样——牛肉粿汤和干粿配汤,我们各要了一份,25/碗,有五六片牛肉和两个牛肉丸,牛肉特别嫩,牛肉丸也特别鲜,比之前那家八合里好吃。


临走前忍不住买了一斤牛肉丸,75/斤,也可以公众号下单三斤包邮,比别家卖得贵,但一分钱一分货吧。很多当地人来这里买了汤和牛肉打包带回家吃。
从汕头去机场可以在汕头火车站附近的城市候机楼坐机场快线,在网上查的末班车是6.40,但实际上是7点,正好来得及赶上9点20回上海的飞机。
【TIPS】
就我的旅行经验来看,出门找美食的靠谱程度排序是:当地人推荐>大众点评>游记攻略,基本上必吃榜的餐厅都有出品保证,而当地人带领绝对是体验一个城市的最佳方式,这也使得顺德在我心中第一美食之都的地位难以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