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读一本和别人聊起来很能唬人,但其实八卦得不得了、超级好读、简直和《故事会》一样的名著,茨威格,毫无疑问是茨威格。整个疫情期间我把他的书又重读了一遍,尤其是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当时全国几乎空城,本来轰鸣运作的国家机器,像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死死扳住原本飞速滚动的齿轮,这种背景下,读这本关于【决定人类命运那些瞬间】的书,诸如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竟然由于忘记关上一扇小门;欧洲人第一次发现太平洋…… 真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巨大触动。
1、这本书作者,号称“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我超爱他。
他有一种非常神奇的能力,能把狗血八卦写成震撼人心的一流名著,(他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诺奖应该被罚去角落里抄写全集三百遍!!!)
2、细想一下,他真的好爱写狗血故事,都是那种天涯会津津有味涛好几十页那种:
一个风流作家突然发现自己有个私生子,写好了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贵妇年轻时一夜情的故事,写好了就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一个家庭女教师未婚先孕的故事,写好了就是《家庭女教师》……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读《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他用几页的篇幅去描述一双赌徒的手,非但没有觉得啰嗦,反而随着每一行文字深入,背上的鸡皮疙瘩也越来越多,看到最后真的随着女主角的心潮,寒颤般的感到了命运的翛然不可控。
3、文笔好就算了,我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宏大视角,那是一个没有航拍没有微观的年代啊,但他的笔下让我看到宇宙洪荒与瞬间的完美融合。像这段:“1519年,巴尔沃亚与他忠心的伙伴们因叛国罪被送上了断头台。巴尔沃亚的眼睛,那双人类第一次同时看见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眼睛,永远地、不甘心地合上了。”
4、另外他还有一本很悲伤的书,《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知乎有个问题《抗战14年中国人民到底绝望到何种地步》,里面有个回答“绝望到钱穆要写《国史大纲》”。太悲壮了, 写一本给已经是日本人的中国人看的书,只盼文化火种不绝,复国未必无望……而《昨日》也是二战之后,茨威格看到生灵涂炭礼崩乐坏的欧洲,他预感到曾经那么灿烂的一个文明即将从此覆灭,所写的一部回忆录,非常美。
5、以及他书里的有潜在的白人至上思想,比如他说西班牙人“那双人类第一次同时看见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眼睛”,当时我就心想,不对啊,当地有土著啊,他们不是人吗?再一想,当时西方人确实没把我们这些非白人当人。和这次疫情里的西方国家表现对比,挺有意思的,像法国医生建议去非洲搞疫苗实验。
Ta的路标
相关话题

我刚刚又下了一单
关注
709134内容 | 109577人关注
话题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