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没想出来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1380360
✨理财学习|✨生活记录|✨变美日志✨

《不上班也有钱》读书笔记

这篇读书笔记是三四个月之前写的了,一直没搬上来。这本书我看了两三遍,真的对我的消费观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作者有的观点我持保留意见(比如不买房[哭笑]),但大部分还是觉得是有道理的。


这本书算是自己的一本理财启蒙书。让我知道了原来可以不用上一辈子班,我是属于那种没有什么野心的人,不想有多么伟大的事业,反倒像是《小森林》那样的生活才是我向往的,但是要过那样的生活,是需要本钱的。如果没有钱,直接回去乡下,可能等待我的不会是像电影里的惬意生活,而是为了生计辛苦劳作。。。
这本书其实没有讲多少理财类的知识,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财务自由的概念,以及改变了自己的消费观念。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个对钱没有概念的人,大概是因为家境不富也不穷,上学一直都是家里提供生活费,有多少花多少,从来都没有理财和存钱的概念,上班的头一年也是这样,网上各种种草,把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工资都贡献出去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刚才提到的财务自由是什么?就是有一天你的被动收入可以支付你的支出。现在每个月我的收入就是公司发给我的工资,属于主动收入,只有我去上班才会有这部分收入,也可以叫睡前收入,如果我生病了不去上班或者辞职了,那就没有了。被动收入就是我不需要干什么,躺着也有收益,比如股利、租金等,可以说是睡后收入。
其实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是可以说是自己的卖命钱,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卖给了公司,来换取每个月的工资。工资拿来干什么了呢?买漂亮的衣服,买化妆品,吃大餐,出国旅游,更换电子产品......我现在上班一年零四个月了,第一年的工资一毛钱都没有剩下,基本都是这样花掉了。不过,这些真的值得吗?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吗?我真的要像周围的同事那样为买台好车、买华美的家具、当季的新衣服、提名牌包、吃大餐......而不断卖命工作吗?上班真的很辛苦,把40年最精华的青春岁月奉献给工作,用宝贵的人生去换回这些可能过几年就变成垃圾的物品,值得吗?
虽然之前我也过着自认为不浪费的日子,但还是会经常买些新衣服,为了面子参加本来不在计划内的朋友聚餐旅游,甚至买昂贵的护肤品(SKII,lamer等等),不是说这些不可以买,但他们的价格跟我的收入是不匹配的。买以前学生时代没有钱时,觉得拥有后会让我幸福的东西,但这种”幸福“太短暂了。这样下去,到65岁退休之后,我可能会拥有什么呢?不怎么穿的衣服、鞋子,用不完的化妆品,还有很多当初不知道为何而买的东西,我的钱到底是否真的花费在令我幸福,令我有收获的地方吗?
为了不变成这样,我打算学习作者的方法,努力存钱,让钱生钱!首先就是定出自己的退休金目标,这里要介绍一个4%法则。4%法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者William Bengen1994年提出的理论,他分析长达75年的股市和退休案例,认为只要退休第一年,从退休金中提取不超过4%的金额,退休金就一直都花不完。还有一个类似的理论,美国三一大学3位教授提出的退休金【安全提款率】,他们也认为,假设每年用退休金的4%支付生活所需,再根据通货膨胀调整每年提款数额,如果本金可以支持30年,那这份退休投资组合,有极大的可能可以维持到永远,这个推论是根据美国200年的实际历史资料计算出来的(感觉够了,我也活不了200年)。那么需要准备的退休金就是每年的花费乘以25倍(除以4%就是乘以25倍),拿我自己举例,我一年最多10万就够用了,那我需要准备的退休金就是250万。
目标有了,接下里就是第一步,开始节俭生活,存自己的第一桶金!把生活中的四大支出(衣食出行)减至最低。作者是不买车、不买房、租便宜的学生公寓、骑脚踏车上班、减少外食、穿二手衣、不买非必要的东西,从50%的收入存起,慢慢每个月可以存下70%的薪水。换算到我身上,目前来说就是出门不打的,能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坐公共交通工具,能走路就走路,少买衣服(只买适合自己的,品质剪裁好的,数量不在多),不吃外卖,尽量都自己做饭,不囤积东西,住的方面,我现在住在公司的廉租房里,最开始选了两室一厅,房租是1688,其实我一个人住,单间公寓那种就可以了,不过现在也换不了。那来计算一下我每个月的花费:
1)衣:目前衣服很多,每个季节都够穿,就每三个月购置一次贴身衣物和补充需替换的衣服鞋子即可,预计花费600,平均到每个月200
2)食:早餐都是在家里吃,午餐是自己带饭,偶尔在公司楼下吃,晚饭会喝自己带的牛奶/豆浆/蛋白粉/粥+麦片/水果。每周买菜的钱大概30,一个月总共120;买肉、牛奶、鸡蛋、水果、麦片等其他食物都是在京东或者天猫,一个月两次大概300。共计420,宽裕点就按500计算
3)住:房租1688+物业171+水电煤气50=1909
4)行:上班早上是坐同事的车,不用花钱(会送我自己做的蛋糕面包,还有买的水果给她),晚上不加班的话是坐班车2.4,加班的话就是打车5或者地铁2.85。一个月平均上22天班,加班10天,其中5天打车。这样总计是68.5,宽裕点就按100计算。电话费也算到这个里面,我每个月的月租是19元。
全部合计2728,还要再加上人情往来200,那么就是2928,便于计算就按3000整来记录。
我一个月的税后工资是8964.63,加上奖金4000或者5000,大概就是13000左右。扣除每月的花费,刚好结余1万。一年12个月就是12万,再加上年终奖3万左右,另外要预留出来1万的备用金(用来应对大件物品以及护肤品的购置),那我今年的存钱目标就是14万。目前存了四万多,进度正常(ps,2020年2月22号更新,我已经存到40万了 [鹿嘿嘿嘿] )。
再回到这本书的内容,作者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认为,退休是很久以后的事,选择把收入拿来增加生活品质,买了各式各样的东西,还得买个家、背着房贷来囤积这些东西。工作累了,就休年假出国几天,走马观花时再多买点纪念品来慰劳自己的辛苦,收入多了就去远一点的地方,买好一点的车,换大一点的房子,30、40年的生活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过着。”
我不想成为作者描述的这样,所以我做出了改变。当时刚好也在看断舍离、极简生活方面的书,两者结合之后,我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和消费支出都砍掉了。注销掉了很多银行卡,还有两张信用卡,注销了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只保留了一张工资卡和招行的信用卡。家里不用的鞋柜,地毯,自己不常穿的高跟鞋,不合脚的帆布鞋,不怎么用的化妆品、不喜欢的衣服都卖掉或者扔掉了。看着重新变得整洁宽敞的家里,自己的内心也轻松起来了。大部分闲置都是通过闲鱼卖掉的,大概收入是2300(更新一下,现在是闲鱼收入是23744.64)。


极简生活也是今年自己的一大收获,后续会专门介绍我读的相关书籍。
作者的省钱历程:
1.记账人生
我自己其实记账有7,8个月了。但是真的开始降低消费,还是从今年的1月份开始,所以说记账这个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才会给自己带来改变。注意只是单纯地记录花费,对存钱其实帮助不大,记账最重要的是到了月底可以看着表格上的分类,分析这个月各项开支,衣食住行育乐各花了多少钱?有多少收入和存款?
2.减少冲动花费
省吃俭用的存钱法其实是最没有效率的方法。除了房租、网络费、交通费这些固定支出外,其他流动支出就要根据自己月初定好的预算来支配。如果不小心花了太多钱在食物上,就没有钱买衣服或去看电影了,再怎么痛苦,都不能超过预算动用到存款,没钱吃饭就啃馒头、吃泡面、预算是自己编的,怨不了别人。
3.学生公寓当豪宅,减少主要开支
一般人梦想中的房子至少要三室两厅,反正房子越大越气派、越大越好、越大越舒服。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像我一个人住,其实最多一室一厅就够了,房子大部分的空间都是闲置不用。如果花了那么多额外的钱买了或者租了房子,为了填满那些空间,就要添置家具、还要花许多力气打扫卫生。所以,小空间反而更好,经济实惠,打扫轻松。
4.先别急着说不可能
在美国没有车的应该是不可能的吧?但作者就做到了,为了省下交通费,作者和老公在据说没车就没有脚的美国,靠着脚踏车和公交车过了3年。而且因为每天骑车和走路,顺便也省下了去健身房的钱。为了省伙食费,作者自己做饭,从一个煎荷包蛋都会破掉的人变成可以煮一大桌招待客人的小厨娘。其间,自己种菜,自己养猪(这个失败了),跟邻居买鸡蛋,投资有机小农,煮豆子(大锅菜)汤(一次煮一大锅吃一周),早餐30元餐费计划(30新台币大概是6.4人民币)
5.转个念就省钱,区分必要和想要
多数人为了在别人眼中看起来过得很好,花钱买最新的手机、包包......这些不久后可能就变成垃圾的东西。开始节约生活后,就会发现少了这些,对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影响。每个100万都是由一张张100元慢慢存起来的,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小钱,累积起来就是以后的可以悠闲生活的一大原因。现在大部分刚工作的年轻人拿着最新款的手机、用着最新潮的3C用品,是不是大家都已经把奢侈品当做了必需品。如果什么都想要,当然不可能提早退休。
请打开自己的衣柜,看看里头有多少衣服、包包,再看看鞋柜里有几双鞋子,手上拿的手机是哪一款,月租费付了多少,这个月买了几杯星巴克,跟朋友聚餐几次,唱了几次KTV,双十一周年庆抢破头买的护肤品......真的都是必要的吗?
常常我们为了在别人眼中看起来过得很好,花掉未来生活的钱,甚至透支信用卡,买超出负担却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用半个月的薪水买包包、iPad,1个月的薪水换来1星期的度假,2年的薪水买车......买下新东西的快感不过几天,却要因此被牢牢困在工作里40年。更糟的是,这些一时冲动买的东西,几个月、几年后,都可能变成垃圾场的垃圾。
6.拒绝先享受后付款
使用信用卡消费,不需要有足够的存款,就能提前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却也同时消费了未来的人生。舍去不需要的身外之物,换取30年的自由,才更值得。但如果你有强大的自律能力,信用卡也可以变成你省钱的一大利器,最长40天的免息期,各种优惠活动,但是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费欲望,还是建议不要用信用卡。
几个小tips:
1.在还没养成花钱不眨眼的习惯之前,继续维持学生时代的开销,就可以更快完成梦想。想一想你现在花得每一笔小钱,是否值得为了一时的快乐,付出日后的宝贵时光。
2.把所有想买的东西贴上“生命标签”。先把生命量化,用工资换算出每小时的时薪、每日的日薪(税后年薪➗1年工作天数250➗24小时),再把看到的商品换成生命标签(价格➗时薪,高价物品则除以月薪)。这样或许会更珍惜自己辛苦用生命换来的钱。
3.想比别人提早20~30年退休,就要有决心,在一开始工作时,付出比别人多好几倍的努力。
4.省钱不是说什么都不花,而是给我们自己一个强大的经济保障,也可以在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的花掉它。像是我做ICL近视手术和牙齿矫正,虽然很贵,但这些事情会让我有持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5.“如何节约”是一个被小看的能力,与其想办法把投资报酬率提高到20%,不如增加自己的存款率,更有可能达到财务自由。
完~

Ta的路标

  • 如鱼得水
  • 爱转发
  • 赞不绝口
  • 初来乍到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