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刨白菜

备注:
https://www.lukou.com/cc007
蠢即是恶。不哈拉,只做事。

可以不要说被家暴却没有逃离的人“奇怪”“活该”么

看了昨天的一些留言,忍不住搬运一些内容给大家看

我不觉得这些搬运很长,希望大家都能看看,也希望能多点人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PS: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
离开伤害自己的人,比想象中更难


https://mp.weixin.qq.com/s/hpZ73aNFaOxyVyJwezvZZA


若说生理方面的虐待是从外部摧毁一个人的独立行动能力,那心理的虐待就是从内部将人的自尊和自信腐蚀。在长期的情绪和心理虐待关系中,受虐者会出现低自尊,以及强烈的内疚感。
虽然女性在家暴中更容易成为受害者,但是事实上研究显示它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无关你的性别、种族、信仰、收入和教育水平,而且它随处可见。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 全美每分钟大概有20个人正在遭受亲密关系里的肢体暴力。
• 每年都会有上千万的女性,甚至也包括一些男性会掉进家庭暴力的陷阱。
• 18到24岁的女性相比于别的年龄段女性,受到虐待的概率高三倍。
• 近40%的虐待都发生在女性怀孕之后。

据美国家暴热线(2013)的统计,一个受虐者平均要经过7次的努力尝试离开,才能真正离开一个施暴者。对受虐者而言,离开这段关系,仍然会让他们有很多的不安全感。


在这样虐待和负面的关系中,Ta为何不离开?

1. 一些现实条件的桎梏(文化,宗教,经济)


2. 并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侵害
——一种心理操纵的陷阱
3. 有的人不愿意离开,是因为爱

4. 恐惧更多的受害
“这是每一个DV受害都知道,而大众不知道的答案,离开施虐者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家暴的关系最终有可能会发生杀害。在受虐者结束受虐关系之后,有近百分之八十的谋杀暴力事件出现。”
(第四条我想高亮一下)

===========
这段是个网友留言
===========
家暴不是陌生人无缘无故跑来打你,而是朝夕相对的人突然“发脾气”。“发脾气”必然伴随着借口,可能是“工作压力”或者“喝酒了”,总之是有“原因”的。
打人的时候也不会通知你“我要家暴了”,第一次可能只是情绪上头时推了一把或者打了一个耳光,对方立刻诚惶诚恐地道歉,伏低做小。女性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解释“他平常不是这样的,这次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才推我的,而且他也认真道歉了。”

看条微博大概有几句是“你会因为老师体罚你一次就马上退学吗?你会因为上司找一次茬就立刻辞职吗?”因为以往的幸福相处不是假的,心怀希望才会容忍,甚至变成斯德哥尔摩。女性能幡然醒悟,有奋力反抗的意识就很不错了。


============

中国的数据,受害者在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因为我是学gender的所以说说文献里的一些结果吧。

报警的主要动机1.为了寻求警方的保护。停止正在进行的暴力行为,防止未来可能继续出现的暴力行为。2.出于报复心理或对正义的渴望。3.为了保护其他人。或是承担公民责任控诉暴力者“为民除害”,或是为了保护孩子以及其他亲人。


报警的主要成本1.尴尬和羞耻感。美国NCVS全国犯罪被害调查结果显示,在诸多选择不报案的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家庭暴力是私事”(该项同样是强奸被害者选择不报案的首要理由)。被害者有可能坚信,与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伴侣建立亲密关系这个事实,会让她们更容易被污名化(是不是瞎了眼才跟了这样的男人)。在某些社会环境中,将家人告上法庭的行为会被社会舆论轻蔑地称为“告密者”。2.被害者可能会想保护施暴者免受法律处罚。可能出于同情,感情、经济上的依赖,或是想为孩子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不让孩子卷入法律案件当中。3.恐惧施暴者的事后报复。执法人员的敷衍、法律制度的缺失、隔离措施的不完善,让被害者难以相信在报警后施暴者是否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否则报警行为就只是后续暴力的火上浇油。4.被害者自身可能也存在违法行为,如参与毒品交易的人员在受到家庭暴力后更难寻求法律的帮助。5.对机会成本的考虑。虽然打电话报警这一行为本身很简单,但后续出庭作证等环节会消耗大量时间金钱。法律、救助机制的完善固然是重中之重,


我们作为旁观者能够做什么?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保护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其次是鼓励支持每个愿意站出来讲述自己经历的被害者。最不!可!取!的就是开始定性“什么样的男人有暴力倾向”,一旦我们这么做,就等同于在说“家庭暴力是可以被预测和避免的”,潜台词是“被害者在进入亲密关系前没有尽到对自己的注意义务,过于疏忽,因此被害者也有罪”。然而大多数施暴者在公共领域往往是客气礼貌,文质彬彬。

家庭暴力成因复杂,但主要与性别气质不平等和权力控制有关,智商情商再高的女性也很难简单分辨。不要污名化受害者。从你我做起。


参考文献:Felson, R. B., Messner, S. F., Hoskin, A. W., & Deane, G. (2002). Reasons for reporting and not reporting domestic violence to the police. Criminology, 40(3), 617-648.


有个评论:
先谴责施暴者为啥会家暴再来谴责受害者为啥不跑吧
这不跟走夜路被杀就去问你为啥走夜路
专家说处理家暴案的jc最忌讳的一句话(但其实大部分jc并不知道)就是:他为什么打你


============
妈啊,中国女性自杀率居然是世界前列,而且是大部分知名国家里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超过男性的


这个题目下有个评论:
【 关键中国男女人口差距还那么大。。。
细想更可怕诶。。 】






============




我还看到一个帖子,也是八组雪藏的,没法分享

就是:领证的时候不是一定能看见对方是否离异过的,各个留言里面反馈的情况差异非常大。

Ta的路标

  • 如鱼得水
  • 专辑大神
  • 专辑小子
  • 专辑初体验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