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习的小熊猫

备注:
https://www.lukou.com/wind
日系/梨型/心理学。163cm/49kg。

#心理#当下愉快却未来痛苦?积极的未来幻想对抑郁症状的预测

好久没用这个tag啦~
发一篇自己之前写过的文章,文笔生硬且有翻译腔,内容略偏学术, 有关学生的学业教育问题, 因为路口的宝妈和老师蛮多,且发出来,有兴趣的话凑合看看吧~
.
- - - 以下原文 - - -
.
以来时美哉,其悒矣
——当下愉快,未来痛苦:积极的未来幻想预测抑郁症状

中国有句俗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人们通常认为积极的想法是健康的,有益的,消极的想法则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积极的想法能够保护人们免患抑郁”的直觉需要修正:人们对于未来的积极幻想的确减轻了当下的抑郁水平,可从纵向来看,积极幻想会预测更多的抑郁症状。
.
励志作者RhondaByrne(2008)给人们提出过一条建议:无论你想得到的是什么好东西,现在就为之庆祝,就像你已经获得。遵循这条建议的学生对于理想未来拥有着积极的幻想,这使他们体会到瞬时的幸福感。这类的白日梦和幻想与当前人们执行的任务无关,或是关于须臾,或是关于遥远的未来,但无不是描绘一个理想的未来脚本,例如找到一段和谐的亲密关系,或者获得满意的工作提升。然而,尽管这种美妙幻想伴随着当下相对降低的抑郁水平,却可能需要人们付出长期的代价。

GabrieleOettingen(2016)等人进行了四项研究来调查了积极未来幻想和抑郁症状间的并发与预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沉迷于积极幻想能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者们分别对大学生和小学生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于不同的被试,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模式来测量他们未来幻想的积极度和抑郁症状。研究持续时间有一个月到七个月之别。四个研究的结果都验证了预期:未来积极幻想更多的学生,在当下表现出了更少的抑郁症状,但一段时间后却可能伴随着更多抑郁症状。而低学业成就在未来幻想的积极性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未来幻想的积极性通过低学业成就预测抑郁症状的变化。
.
这与前人关于积极幻想的研究结果相符(Caprara et al., 2012; Golding & Singer, 1983),但新发现是积极幻想的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努力更少,从而预测了低学业成就以及抑郁症状。还有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未来幻想与自杀尝试后随即的低自杀意向相关,但却预测了15个月更高的自杀企图(O’Connoret al., 2015) !一项对学习法律的青年学生的研究则显示(Sweeny,Reynold, Falkenstein, Andrews, Dooley, 2015),在等待律师资格考试结果的时候,那些预判自己将取得积极结果的学生在失败后会更加恼怒,而在接收到好消息时感受到更少的开心。更糟糕的是,他们也更不倾向于改进自身。

为什么积极的想法会预测一段时间后的抑郁症状呢?可能的原因是沉迷于积极的未来幻想使学生们过早地在脑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消耗了能量,阻碍了到达成功所需要付出的艰苦努力,减少了成功,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状。同时,回避型人格者显示出积极思考类似的相关关系:他们在当下伴随着更低的抑郁水平,但未来的抑郁情绪却可能更高。当人们否认、最小化或回避压力时,他们可能被诱惑放松努力而取得更少的成就,因此变得沮丧。积极幻想或许和回避型人格一样使得人们回避问题——直至被现实打脸。
.
那么积极幻想是否就一无是处呢?不然。学生们的确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幻想,但当他们用自己的积极幻想与来自真实生活的阻碍的反馈相对照时,应做好现实的准备。那么,积极的幻想就将更能为其揭示如何克服困难。把对现实的清晰认识作为对积极幻想的补充,这样的心理对照能激发学生的努力和成功的学业表现,因而也能避免抑郁的症状。

总之,积极幻想既有其风险性,也可以是保护人们免于抑郁的一个因素。当学生们过于沉迷其中,他们或许能在短期内降低抑郁症状,但与之对应的代价却是长期的低努力、低成就。只有当学生们将积极的幻想和现实相对照,积极地追求目标,方能得到长期的收益。
参考文献:
Caprara, G. V., Alessandri, G., Eisenberg, N., Kupfer,A., Steca, P., Caprara, M. G., . . . Abela, J. (2012).The Positivity Scal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4, 701–712.
Gabriele Oettingen, Doris Mayer, & Sam Portnow.(2016). Pleasure Now, Pain Later: Positive FantasiesAbout the Future Predict Symptoms of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3):345-53
O’Connor, R. C., Smyth, R., & Williams, J. M.(2015). Intrapersonal positive future thinking predictsrepeat suicide attempts in hospital-treated suicide attempters. Journal of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83, 169–176.
Sweeny, K., Reynolds, C. A., Falkenstein, A., Andrews,S. E., & Dooley, M. D. (2015). Two definitionsof waiting well. Emo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37/emo0000117

Ta的路标

  • 专辑大神
  • 专辑小子
  • 爱转发
  • 如鱼得水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