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音

备注:
https://www.lukou.com/user/1395381
151/38,养生,变美,运动,阅读,自我提升

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完

1.为学的目的:增加积极的知识
2.为道的目的:提高心灵境界(哲学属这范畴)   *也就是增加修养和道德境界
3.假设概念出发,偏爱有区别
4.直觉价值出发,偏爱无区别
5.墨家vs儒家:国家存在因有用vs国家存在因存在
5.孔子vs孟子:忠恕之道仅在个人(内圣)vs忠恕之道在治国(外王)
6.名家:实的相对性(美的事物是相对的)vs名的绝对性(美是绝对的)
7.《庄子》:发展自由本性,获得相对幸福;更高理解自由本性,获得绝对幸福
8.荀子:共名vs别名=推理综合过程的产物vs分析过程的产物
9.先秦社会,人的关系,无论尊卑,靠个人影响和个人接触来维持
10.势指权力,法指法律,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段
11.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亦应当以礼而不以刑,实际上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
12.法家不是把平民的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准,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抛弃礼,只靠赏罚
13.《周易》中“易”:转化改变(指的是宇宙中哥哥事物); 容易简单; 不变(指事物的原理)——即事物变,而道理不变;事物复杂,而道理简单
14.《周易》事物若需要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的状态,它的运行需要在恰当的位置,时间和限度
15.《周易》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的含义: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会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在演变的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了自己的否定,在演化过程,没有尽头
16.虽然所有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遵“道”,但不是所有人都充分觉悟到事实如此,圣人就是觉悟了道然后做遵循道做平凡之事的人
17.一个名词的内涵,要和某个时代人们所了解的这个名词的内涵区分,也就是定义问题。
     *比如古代汉语的“人”,仅仅是指中国血统的人,而现代汉语则包含所有的人,或者人这一物种
18.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因为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19.儒家学说:用于社会组织、精神和道德的文明,以及学术界。法家学说:用于实际政治的理论和技术。两者用处不一样
20.先秦道家文献中“圣人”指:完全的人vs有一切种类知识的人
21.道家“无为”"无心"应用于形而上学。无为,指的是无心而为,遵循无心无为的原则,对于物也就无所贪恋迷执,从事各种活动也是如此
22.无心做事,也就是自然地做事,自然的生活,并非有意而为
23.开始的时候,需要努力,目的是为了不用努力;需要有心,目的是为了无心;正如为了忘记才要记住。时候一到,抛球努力,达到无须努力;抛弃有心,达到无心。
     *比如一开始需要督促自己11点前睡觉,形成习惯,不用督促就会自觉11点睡觉,开始的刻意做,是为了后面无须刻意
24.佛vs圣人:在社会和人世间之外提高精神修养vs在在社会和人世间之内
25.风流的基本品质:超越万物区别的心,在生活中只遵守这个,而不是别的       *典型的不同时代对同一个“词语”理解不同
26.《大学》致良知,必须通过处理日常普通事务的日常经验得到
27.负的方法:消除区别,告诉你这个东西不是什么,不说它但启示它的性质和某些方面。正的方法(如逻辑):试图做出区别,告诉你这个东西是什么
使用负的方法前,必须通过正的方法,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28.“理”的实现,要有物质基础
29.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      *所以不要问哲学学来有什么用,这不是使用
30.人生的境界:自然境界(用而不知),功利境界(意识到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情),道德境界(意识到社会,为社会利益做事情,所做的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天地境界(意识到天地,为宇宙的利益而做,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自觉做正在做的事情)
31.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人现在的人,而后两者则是人应该成为的人。中国哲学的传统,帮助人成为后两者

Ta的路标

  • 专辑初体验
  • 赞不绝口
  • 初来乍到
  • 受欢迎

下载路口APP

手机扫描二维码
把路口装进口袋

首页精选栏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34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111 ICP备案号:浙ICP备2022033973号-2

证照信息